贞元博物馆
ZhenyuanMuseum
玉器·青铜·陶瓷·文玩杂项
陶器生产之初,没有刻意装饰的纹饰,但加工过程中手捏、片状物刮削、拍打器壁等往往会留下一些不规则的印痕。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增强,他们逐渐将这种不规则的印痕转变为有意的、规则的纹饰,如成排的剔刺纹、一圈的手窝纹等。新石器时期彩陶纹饰中几何纹样占据了绝大部分。它主要是由线的长短、粗细、曲折、横坚、交叉和圆点等相互规则的排列组合而成。
贞元博物馆馆藏
方形及其变体的几何纹饰,按其外形来说,有席纹,篮纹,编织纹,网格纹,棋盘形纹,窗棂纹,回纹,方格纹,古钱纹等。圆形及其变体的几何纹样,有圆点纹,同心圆纹,半圆纹,圆圈纹,多圈同心圆纹,大圆圈纹,圆点钩叶纹,螺旋形纹,四大圈纹,涡纹等等。弧形纹有垂弧纹,凸弧纹,重弧纹,垂帐纹,连弧纹等等。菱形纹有菱格网纹,格花菱田纹等。几何纹样大多数包含着象生纹饰,象生纹饰所表达出的寓意多是有背后隐喻的,而几何纹样更多体现在艺术表达形式上。
贞元博物馆馆藏
动物纹样是原始陶器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样式,比如鱼纹、蛙纹、鸟纹,另外还有不常见的鹿纹、虫纹等。动物纹样在原始时期可以是对彩陶装饰效果,也可是对其某一种动物或是力量进行崇拜,成为一种图腾,成为一种氏族部落的文化标志。植物纹饰在装饰彩陶器物的时候,通常用于局部的点缀和连接其他图形的辅助。
贞元博物馆馆藏
因为植物纹样中的形象容易表现掌握,在陶器上又更容易描绘使之能够和不同图形进行组合。最常见的植物纹样的来源元素有:花瓣纹、豆荚纹、花叶纹、谷纹、叶形纹、叶莲纹、花舟纹、树纹、勾叶纹,还有禾苗纹、草木纹、藤须纹等等。而新石器时期景物纹样的主要元素来自于对大自然的摄取,有山川河流便被先民转变成波浪纹和涡纹,更有些复杂的组合图案直接运用于容器腰部或者颈口的装饰。
贞元博物馆馆藏
在新石器彩陶纹饰中,以人物形象出现的纹饰量是极少的,但是对这种纹饰的创造其表现方式有着重要的含义。在这个人物纹样的大类里有两个典型的代表是“人面鱼纹”和“彩陶五人舞蹈”。像是人面鱼纹,其人面和鱼纹的组合方式大同小异,图案一般都是圆圆的脸盘,头顶有黑色正三角形,鼻子成“L”形或垂三角,嘴部在黑底上露两边凹进的“口”形,两腮处各衔简化的鱼形纹,耳部有的以一条线翘出弯曲成钩形,有的在钩形顶端两边再衔一条”鱼”。“人”的面部显得安详,似闭着眼睛或是熟睡。这种形象在稍后出土的彩陶中,有的变为圆眼,嘴也张幵,而两腮的鱼型已成简单的尾巴。
贞元博物馆馆藏
END
文字/小糖
编辑/文喆
开放时间
9:00-17:00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临江大道
红巷路37号红巷博物馆群
联系电话
贞元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dc/10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