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正值第五个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在厦门中华白海豚文昌鱼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九三学社厦门市青工委“小小好奇心,大大科学梦”第五期科普活动——走近“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顺利举行。
青工委的社员们早早带着孩子来到公务码头,兴奋地等待乘船前往火烧屿中华白海豚救护繁育基地。短暂的海上航行后,大家很快就登上了绿树成荫、湖光荡漾,被誉为“自然地理博物馆”的火烧屿,并迫不及待地和美丽风光来张大合照。
一行人首先来到中华白海豚救护繁育基地的救护馆。据介绍,救护馆中的两只宽吻海豚是由于在海上游玩嬉戏时被渔民误捕受伤后,于年1月被送至救护馆。在救护员的悉心照顾下,现如今成为基地“大明星”。宽吻海豚与中华白海豚属于近亲,被公认为世界上最聪明的海洋动物,喜欢嬉戏,与人交流。当天,两只宽吻海豚像是特别欢迎小朋友们的到来,不停地表演各种高难度动作,赢得小朋友们的欢呼声和阵阵掌声。部分小朋友还与海豚进行了亲密接触——轻柔抚摸海豚的小脑袋。经过近距离亲密接触,小朋友们对海豚有了更加深入直观的了解和喜爱。
来到中华白海豚科普馆。社员们进一步了解到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主要生活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咸淡水交汇水域,是一种小型海洋哺乳动物。它是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位于近岸海域食物链的顶端,具有重要的生态、科研和文化价值,被称为“海上大熊猫”。在民间,中华白海豚素有“海上精灵”“妈祖鱼”等美称,目前在厦门海域有80多头。讲解员还详细介绍了白海豚的生活习性、进化史等知识。小朋友们听完后意犹未尽,争先恐后地提出各种问题。这是他们 次系统地了解了中华白海豚的相关知识。
此外,大家还参观了中华白海豚、砗磲、玳瑁、绿海龟等海洋生物标本。
大家来到火烧屿观豚平台,希望能与中华白海豚来个完美邂逅。虽没有寻觅到白海豚踪影,但社员和小朋友们心情依旧美好,他们在沙滩上发现了新的乐趣——贝壳、寄居蟹等海洋生物,活动在依依不舍中落下帷幕。通过此次活动,社员和小伙伴们自发地表示,今后要从我做起,加强保护海洋环境,共同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dc/10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