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

师徒微妙之论说三


北京皮肤科主治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906/6508755.html

上阳子与子谷子与诸生谈论的,都是“尽心知性”的学术,“天道天命”的蕴藏。其中有治理国家的方法,人生处世的大要,为人办事的大枢轴。他们所论述的内容与六经暗合,有的是前人未曾谈论过的。从中可见古今人心是相为感通的,圣贤的论述是别出心裁的。下面是《寤言录》卷下的部分谈论和问答。

张生问:“黄石公圯桥对张良所传授的是什么事?”上阳子说:“传有六件事。”张生又问:“六件什么事?”上阳子说:“ 是传道,第二是说汉高祖的天下是天授的,第三件是缓收项羽,第四是说要使用萧何、韩信,第五是要保护太子、做太子的羽翼,第六是要归山。”子谷子补充说:“张良进履以后,自了功德,不是替韩国报仇。”

欧阳生问兵法。上阳子说:“死者生之徒也。”子谷子说:“兵法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也。”

吕生问“五岳”。上阳子说:“昆仑山发脉三十六条,北九条,南八条,东七条,西七条,中五条就是中国的五岳。”子谷子加以引申,他说:“就是身中的三十六宫也。”

上阳子说:“黄河中之深处有五色石,软如棉。”子谷子引申说:“窍内的骨,是黄河的五色石也。”

上阳子又说:“昆仑的五色石,在地之深处,与黄河之五色石一直相连。”子谷子却说:“昆仑的五色石,是天地之呼吸处也,而海之潮汐系之矣。”

上阳子再说:“黄河之水,昆仑之髓也。”子谷子就说:“髓竭精亡,而吾身之黄河不可泄也。”

上阳子说:“黄河清为上,静次之,走为下。”子谷子补充说:“黄河清了,就出了圣人;静了,就四海安;走了,天下就乱了。”

上阳子说:“昆仑者玄也,黄河者牝也。”子谷子补充说:“知玄牝,就知昆仑,黄河不在天地而在吾身矣。”

上阳子说:“天出五云,地出美珠,华之散也。”子谷子引申说:“敛华就实,道之本也。”

上阳子说:“天地不交则水多。”

子谷子解释说:“天地五百年一大交,将要交的时候,水反成为气了;已经交了,而气散为水。山川出现云,是水反为气;天降时雨,是气降为水。”

陈生问:“龟为什么列在四灵之中?”上阳子说:“龟五百岁了,它的颜色像玳瑁;千岁了,它的颜色是白的,三千岁了,它的颜色是玉的。身轻如毛,浮在叶上不会沉,夜有晶光射入牛斗。”子谷子补充说:“龟和鹤是一样的,鹤不称它灵,是因为凤是它的长辈。”

朱生问:“天有坏的时候吗?”上阳子说:“天怎么会坏呢?因为日是阳,日出了,而天地辟开了。”朱生还不明白,子谷子就比喻说:“人的一身譬如是天,那元神就是日了。知道了元神是日,那么就和天地没有不同了,而人就成为天地的神仙了。”

杨生问“理”。上阳子说:“理就是无。”子谷子却说:“理是分散在万物中,所以无而又是有。”

上阳子说:“人的神起初细如毛,至终则一身都是神;天的神,起初大如李,至终就满天都是神。”

子谷子却说:“人身和天地只有大小的差别,没有其它的不同。”

黄生问:“天地是怎样开辟的?”上阳子说:“天地自北而东,自东而南,自南而西,自西而北。阳气至此大尽,阴满天地之中。学者先要穷吾身之终,若不穷吾身之终,怎么能知天地之始?”子谷子接着说:“知道吾身的终,也就知道吾身之始矣。天之初无也,无而有,那么气就生了;有而质,那么水就生了;质而凝,那么五行就具全了。及其至也,凝散为水,水复为气,气反于无,无无有有,天地之理尽于此矣。

潘生问:“什么叫做中?”上阳子说:“中者庭也。”子谷子就说:“庭者土也,其色黄。”

上阳子说:“虹者,是云的滞气也。无极者,如年之十月也;立极者,如年之十一月也。”

张生问“火候。”上阳子说:“内火谓之阳火,外火谓之阴火。自子至午是渐渐地出来的,自午至亥是渐渐地进入的。”

张生还不理解,子谷子就说:“出入就是进退,进退就是抽添。玄牝一窍深一寸二分。子时进二分至巳时出而在外,午时退二分至亥时入而在内。妙在呼吸,不可强猜。”

黄生问:“天有时会坏吗?”上阳子说:“天也能坏。子时一阳始生,自子至寅,阳气始全;自寅至午,阳气始盛;自午至酉,阳气渐微;自酉至亥,阳气复生。”

黄生不理解,子谷子就说:“通乎昼夜,则天地之大昼夜可知矣。”

黄生又问:“上言不坏,此言坏者何也?”子谷子说:“天安能坏?顾阴阳消长者何如耳。混沌之时,天之大夜也;开辟之后,天之大昼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dc/10893.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