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

胆囊息肉的处理原则


胆囊息肉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但是胆囊作为人体的器官之一,有十分重要的功能,不能随意切除。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胆囊息肉患者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要根据超声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病情综合评估,做出治疗决策,决定是不是要进行手术切除。

胆囊息肉几乎没有明显的症状,主要依靠超声检查来发现胆囊息肉,定期(3~6个月)、连续随访复查非常重要。临床观察表明:息肉<0.5厘米、多发、年龄<30岁,恶变率<5%。而息肉单发、带蒂、合并胆囊结石、年龄>50岁恶变率约为15%。因此,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都应进行胆囊切除防止息肉癌变;

⑴、单个的胆囊息肉直径>1厘米;

⑵、单个带蒂、基底宽阔,形态不规则息肉;

⑶、胆囊息肉同时合并胆囊结石;

⑷、随访中发现息肉明显增大或病灶周围黏膜有侵润增厚的表现;

⑸、年龄>50岁症状明;

此外,精神负担过重担心癌变,要求手术者。

具体处理原则如下,医院方面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决定治疗方案时的参考,避免过度医疗。

?直径小于0.7厘米单发或多发:如病情稳定,则可3~6个月超声检查一次,如息肉无变化继续观察

?影像检查提示短期内息肉体积突然变大:且有腹痛、恶心等不适的情况,医院就诊,接受手术治疗。

?怀疑恶变或直径>1厘米:如果没有微创手术条件,需要开腹切除胆囊,术中根据冰冻病理报告结果,决定是否再行进一步的手术治疗。

?怀疑恶变或直径<1厘米:腹腔镜下切除胆囊术中根据冰冻病理报告结果,决定是否再行进一步的手术治疗。

参考资料:徐智,百度健康医典“胆囊息肉”。图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dc/837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