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

中国馆ldquo非遗江苏rdquo


中国馆“非遗江苏”轮展区

4月8日,随着世园会盛大开幕,中国馆二楼的“非遗江苏”轮展区也揭开了神秘面纱, 场便是众所期待的扬州专场。

扬州刺绣、雕版印刷、扬州剪纸、金银细工、漆器等扬州特色非遗的组团亮相,向游客展示着东道主“扬州工”的非凡魅力。

扬州刺绣

向上滑动阅览项目介绍

扬州刺绣源于汉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以劈丝精细、针法缜密、平整光洁、表现力强而著称,形成了格调高雅、浓淡相宜,活而不乱、飘逸传神的风格,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以陈淑仪、陆树娴为代表的扬州刺绣艺人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发展创新了富有诗情画意的仿古绣和神韵天然的写意绣,在绣坛独树一帜。年12月,扬州刺绣入选第四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扬州刺绣,不同于苏绣,也区别于宝应的乱针绣,有着自己的风雅特征。特别是受到扬州历代文化的影响和扬州画派的熏陶,追随中国画的文化内涵和笔墨情趣,意境深邃,构图清晰,色彩雅致,以针代笔、以线代墨,熔画理与绣理于一炉。

展厅中央,一位气质温婉的女性正在静静地绣着作品,她就是年轻艺术家黄丹丹女士。一针一线在她的指尖开出了雅致的花,近看更加细腻生动,引来不少游客观摩。

雕版印刷技艺

向上滑动阅览项目介绍

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以扬州为代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称为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扬州雕版印刷“肇始于隋,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盛于明清”。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大致可分为写样、雕刻、刷印、装订四个阶段,以雕刻和刷印为核心技艺,其中饾版印刷技艺之精,被誉为“神功之作”。目前,扬州保存着近20万片雕版版片,还继续采用传统工艺印刷木版线装书籍,使中国的雕版印刷传统工艺及其文化形态一灯不灭,薪火相传,造福人类,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颗明珠。年10月,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扬州雕版印刷不仅是一门传统技艺,还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些精美的雕版印刷展品,将扬州非遗传承人的那份工匠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让中外游客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强化现场互动效果,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同时创作了《扬州风光》雕版版片,供游客体验刷印。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

向上滑动阅览项目介绍

江都金银细工工艺历史悠久,是中华工艺史上最为古老精美的手工技艺之一。邗江东汉广陵刘荆墓出土的“广陵王玺”金印和十余件非常精细的小饰件,可见当时诸如锤揲、掐丝、累丝、炸珠、焊接、镶嵌等金银细工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当代江都金银细工工艺,全面继承了传统金银饰品制作工艺,并创造性地用于各种金银摆件,形成了“清秀典雅、精湛细腻、雅俗共赏、刚柔相济”的独特风格,其作品于端庄古朴中彰显时代气息,于玲珑华丽中显示出典雅风貌,代表了南方实镶工艺的 水平。年,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扬州金银细工,工艺纷繁复杂,每一次完美呈现,都需要匠人全身心投入,心无旁骛。每一个环节、步骤,每一次敲打和錾刻,都在考验匠人的细心与耐心。相信大家在这样的展品中,能充分感受到手工艺人的匠心,那是机械化生产无法达到的温度。

扬州毛笔制作技艺

向上滑动阅览项目介绍

毛笔,是中国最古老的书写工具。中国毛笔制作技艺有宣笔、湖笔、水笔、李福寿毛笔“四大流派”。扬州毛笔(亦称扬州水笔)以其麻胎作衬而独树一帜。清史载:“扬州之中管鼠心画笔,用以落墨白描佳绝,水笔亦妙。”扬州毛笔,带水入套、涵水不漏,经久耐用;笔头笔杆,相得益彰;品格高雅,挺健韵致。代表作“湘江一品”,曾被誉为“笔中 ”。年,扬州毛笔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扬州毛笔以狼毫、兔尖(兔背之毫)为主要原料,地产孔麻为辅料,工具多自制。其制作技艺十分繁难,分水盆、装套、旱作三个环节共多道工序,环环相扣,道道严谨。关键工序,全凭艺人的手感、舌感和目测。笔尖粗细、长短、老嫩以及锋状均有讲究,工艺精致而富有韵味。

扬州漆器髹饰技艺

向上滑动阅览项目介绍

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发端于战国时期,广泛应用于两汉。至明清两代,扬州民间漆器作坊林立,成为全国漆器制作中心。扬州漆器制作主要有点螺、雕漆、雕漆嵌玉、平磨螺细、骨石镶嵌、刻漆、楠木雕漆砂砚、彩绘、雕填、磨漆画工艺等10大门类;具有很明显的地域性,融绘画、雕刻、镶嵌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于一体,制作手法和工艺上既具有南派漆器的隽秀精致,又在产品的造型和气势上常见北派漆器的雄浑和博大。年,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入选 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扬州是我国木胎漆器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四大漆器重点产区之一,代表了中国木胎漆器 水平。不少漆器精品亮相展厅,生动展现了扬州非遗保护成果、传承发展的 实践,让游客感受到了中国多元传统文化及手工技艺的独特魅力。

扬州剪纸

向上滑动阅览项目介绍

扬州剪纸是南方剪纸的杰出代表,其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形象夸张简洁,技法求变求新,形成了特有的“剪味纸感”和艺术魅力,艺术风格“秀丽、灵动、柔美、典雅”。当代剪纸大师张永寿将装饰型剪纸提升到艺术型剪纸,把民间艺术的审美品格推到了一个更高更宽更有深度的境界,以独步一时的风格魅力在中国剪纸艺术史上留下了久远的影响。年,扬州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扬州剪纸在福禄寿喜的生活图腾中,保持着一份独有的精致,不断演变着广阔的生命维度。一代代执著的扬州剪纸人,用一件件上乘的精品佳作,展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智慧态度。

扬派制扇

向上滑动阅览项目介绍

折扇,又名“撒扇”、“纸扇”、“伞扇”、“掐扇”、“摺迭扇”、“聚头扇”、“聚骨扇”、“棹子扇”、“旋风扇”,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扬州制扇材质上以竹刻折扇为主,如水磨玉竹、湘妃竹、梅鹿竹、凤眼竹、罗汉竹、佛肚竹、棕竹、紫竹等,兼及其他材质,如象牙、黄花梨、紫檀、玳瑁等。在形制上,既有传统的古方、直方、和尚头,也多有创新,另外还有部分竹山留青刻、浅刻工艺扇的展示,丰富多彩,精湛细腻。年,扬派制扇技艺入选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扬州的折扇源远流长,特别是清代盐商的繁盛,让雅文化代表的制扇业日趋繁盛。扬州扇文化融合了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等各种元素,它不仅是城市名片,也是文化产业,更是一本相当厚重的书。扬派制扇此次在世园会中的亮相,收获了不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fz/10470.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