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晓书馆迎来了第十五期伴读者分享会。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张力奋老师作为此次伴读分享会嘉宾出席现场。同时,我们也很荣幸地邀请到传媒学者,作家,诗人,社会教育工作者杜骏飞老师作为今天的对谈嘉宾,与各位从全国各地受邀的书友以及出版界的同行们,聚集在南京晓书馆内,回溯60后一代人的精神成长。并就大学教育、中西文化交流、个人阅读等话题展开热烈的交谈。
张力奋老师的新书《牛津笔记》是一本饱含温情的书,它如同一艘归港的航船,满载欣喜与感动,无论是对游子或是归人,都饱含亲切。这不仅是附在一位记者、一位学者身上的符号,也是生活的叙事、生命的叙事。而从两位学者的对谈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张力奋旅居牛津多年的心得感悟,更能看到他于新旧之间、中西之间的淡然处之,以个体对抗宏大叙事的我执,以尊重跨越文化鸿沟的信念,字里行间,静水深流。
“刮风下雨的日子里,最适合读书”在现场张力奋老师这样说到。在这样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里,我们齐聚在温暖的晓书馆里聊阅读、聊写作、聊生活,分外暖人。本期伴读会中,张力奋老师大学时期的十多位大学时期的同窗之友也来到了现场。让这这一期伴读会更具有意义。
——现场回顾节选——
《牛津笔记》的缘起
张力奋:
首先,要谢谢杜老师,杜老师现在是杭州和南京两地分居,所以他今天能够来的话,我特别高兴!另外,就是晓松也是一位很好的朋友,他做了很多晓书馆,但是他自己好像也没有多少时间能够过来,作为他的朋友今天能够 次到南京的晓书馆的话,我觉得也是这个算是为他做一次义工,特别高兴在这里看到很多南京的读者。
我特别想要说一句,就是今天在座的有十多位我的大学同学,这对我来说是特别特殊的经历。最近,其实在中国很多地方都做过读书会,有很多的邀请,但我觉得今天这场读书会的话,对我来说是最特别,特别要谢谢我的同寝室的同学,快报社的社长赵磊,我们有同床之谊,在复旦四年之谊,在他的召唤之下,今天差不多来了有20多个同学,从全国各地已经到寻找各种机会聚会的年龄,所以特别谢谢在座的同学。
因为这本书叫《牛津笔记》,显然大家会觉得应该是跟大学有关系。所以,我觉得到了我和杜老师这个年纪,就是越来越多的东西显得开始不那么重要,而有些东西比如说同窗之谊,同学之情,一些生活中看起来不那么光鲜的东西,越来越对我们变的有意义。我记得小时候,最喜欢就是如果外面刮风下雨,我就觉得这是读书 的时期。因为,也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今天南京下了雨、刮了风,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对话 的时间。所以,非常高兴能够有这样的机会。
杜骏飞:
个话题,可以请张老师分享一下,就是写这本书的缘起,为什么想到写这本书,这里头有那些初心。当然也可以结合您自己的经历,这样可以让读者,包括让没有读完这本书的人了解一下。好不好?
张力奋:
我想在《牛津笔记》这本书当中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是否能够比较诚实记录和保存我们的记忆,这个问题可能是我写这本书一个初衷。
杜骏飞:
《牛津大学》这本书里情与理交织非常强,是一种很自然的写作,刚才讲这是经过多年刻苦写作之后终于达成的松驰感,松驰感有点类似歌手在舞台上唱歌不需要准备,就是以那种表达自己真情实感和不惜表现出瑕疵为美学的追求,实际上到这个程度已经很难有瑕疵了。
文化由高走向低是真正的阅读需要
张力奋:
我觉得阅读大概可以分那么三类,一类阅读是我们的专业阅读,比如说一个医生或者一个医学教授,或者我们现在作为一个学者我们必须要读的文献,这部分我基本上放在我们正常阅读之外,因为我们必须得读。
第二部分阅读,就是我刚才所说的,就是作为我们正常人所应该完成的基本阅读。比如说关于自然阅读,我刚才提到无论科学家《传记》,包括植物和动物,我在美国滞留七个月。我一月份去的,7月23号才回来,七个月中,我想做什么事情。
我一直没有时间观察自然世界,我自己家里面开始发现有很多蜥蜴,我后来养30几个蜥蜴,每天观察一小时,我想看看做记者的人,能不能成为自然观察者,我后来发现如果失业的话,我或许可以成为科普作家。我现在正在整理过去4个多月观察蜥蜴笔记,有很多照片,还有很多录像。出版的时候准备用融媒体的形态出版,这些东西对我来说,都对我很重要。
还有一类阅读,我认为是为快乐的阅读,到我这个年纪我觉得快乐的阅读变的越来越重要,比如说刮风下雨,突然之间一天计划特别打乱,我特别心安理得,好好念一天书。在英国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英国报纸周末版多达几百页,我觉得你坐在花园里面享受阳光读它一天,真的是非常美好的事情,虽然没有增加简历上的资力,但这种愉悦感是正常生活中要有的,并且是越多越好。
杜骏飞:
但是一个养猪专业户听了我们今天讲座之后,他应该去读洛克,还是母猪产后护理呢?我的回答是,还是读母猪产后护理。
然后你就会问,我们今天坐在这是不是要屏蔽底层社会,无心向学的人群呢?答案是:不是。为什么呢?我以为这个社会真的是按照身份、收入、支出,包括社会认同分层,确实有分层我想所有阶级都是要向上浮动的,这是他最基本的渴求,无论中下、中中、中上,你总是希望能够对自己有提升和引领。
学术是为了什么?回答是为了征服,征服不是我们网上键盘党的征服世界的意思,说的征服是征服野蛮和无知,所有人都为这个而念书、学习。
世界上四种值得一买的书
在对谈进行到尾声时,杜骏飞老师这样说到:“世界上有几种书值得买, 种工具书,比如说牛津辞典;第二书是特别有用的书,比如说母猪产后护理;第三种是读了以后特别有谈资的书;第四种你觉得有价值但是短时间还没有读懂,比如说《牛津笔记》,所以推荐这本书,也希望大家从今天分享会,特别从力奋老师讲述得到启发,就像黑暗中看见的一抹微笑。”
两位老师对谈后,与读者进行了问答互动环节
——现场朗读分享——
张力奋:我再念一段,我开始提到我考上英国奖学金,但是英语分数比较低,可能是我们那年 的之一。所以,就先把我送到剑桥去补英文,然后我很幸运在我的大学,我找到一位愿意教我英文的一位,跟学校完全没有关系,一个建筑师。然后,他一生也没有建过一栋房子,他在英国一个保险公司工作,我就跟着他学了三年的英文,每个星期三我就会去他家里面,所以这是我想因为他已经去世,所以我想念一段也是表示我对他的纪念。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fz/11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