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www.xxzywj.com/npxxx/npxtl/南朝宋代诗人鲍照,乃《鲍氏集》的作者,《鲍氏集》中包含有赋、表疏、启、书、颂、铭、文、诗等多种体裁,或为咏物,或为抒情。其中以乐府诗的成就较为突出。集中有乐府组《拟行路难》,共十八篇,大多感情强烈,抒发对人生艰难的感慨,以及出身寒门之人在仕途中的坎坷与痛苦,亦有描写游子和思妇之作。作者对人生的执着是这组诗的共同主题,诗的表面虽然看来尽是消极悲观的感叹,但其中蕴含着对人生、命运、生活的留恋和追求,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在鲍照最为擅长的乐府诗体中,《拟行路难》十八首称得上是“皇冠上的珍宝”。这一组内容丰富、形式瑰奇的诗篇,从各个侧面集中展现了鲍照诗歌艺术的多姿多态,像一块熠熠生辉的钻石。今日,就让我们选取其中几首,来共同赏析吧!拟行路难·其一奉君金巵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扺节行路吟。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译文:即使为你献上盛满金杯的美酒,镶嵌玳瑁的玉匣里的雕琴,绣着多彩的芙蓉花和羽毛装饰的帐幔,织着各种葡萄的锦缎被子。也挡不住年岁将老红颜衰,月光流逝夜深沉的凄凉。希望你节制悲伤减少忧愁,听我侧击行路难的歌调。君不见汉时的柏梁台,魏时的铜雀楼都早已灰飞烟灭,难道有谁还能够听到古时候的清音管乐?赏析:此诗为《拟行路难》开篇第一章,带有序曲的意味。在立意上此篇较为单纯,它的意图只是交代了作者写作这一组诗是何缘起,即便涉及了“人生苦闷”这一主旨,也仅仅点到为止,不作进一步的展开。诗篇开头所提一切吃的、玩的、用的东西,都十分精美绝伦、赏心悦目,然而后接人生一大悲哀:年华老去、红颜难驻。这些又岂是美食锦缎可以消解得了的?原来开头一切富丽堂皇,皆是为后文的哀愁做对比。但末尾处,也许是作者不愿让这无边无际的忧愁吞噬人的灵魂,又反过来劝慰人们“裁悲、减思”,学会排遣自己的伤痛。拟行路难·其二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斫复万镂,上刻秦女携手仙。承君清夜之欢娱,列置帐里明烛前。外发龙鳞之丹彩,内含麝芬之紫烟。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译文:洛阳城里有名的工匠铸成了一种叫做“金博山”的香炉,经过了千百万次的雕缕,刻成了上面的秦女弄玉与丈夫萧史携手成仙的精美图案。曾经在清明的月夜中我们快乐地相依相伴,金博山的香炉就放在了床围的明烛前,香炉外熠熠生辉的龙鳞闪着红色光芒,香炉中麝香芬芳,紫烟袅袅。如今你的心意一朝改变了,我孤独中空对着香炉长叹,至死也不能忘怀。赏析:本诗中的主人公,将曾经相恋过,如今却又变心的男子,幻化在一个香炉之上,厮守终生——这是一个属于古代痴情女子的悲剧。诗中被爱人遗弃的女子终日对着香炉回忆他们两情相悦时候的景象,这香炉曾见证了他们之间的故事,也是主人公爱情生活的象征。然而谁又能料到,如今两情欢洽已成过往云烟,人心一朝变异,女子只能对着这香炉叹气。这一小小的物件,系连着主人公一生的悲欢离合,蕴含她心中的酸甜苦辣,以至于诗的结尾还怨着那人心不固、见异思迁。拟行路难·其四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译文: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各自向不同方向流散。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走路叹息坐卧惆怅。想要喝酒来宽慰自己,于是举杯饮酒而中断歌唱《行路难》。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然而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敢多说什么。赏析:作者从这“水向四方流淌”的现象中,悟出了与之相似的人生哲理:用“水”比作人,那向着“东西南北”流淌的水就像是社会中不同生活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而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通过首两句,形象地揭示了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对这样的现象感到悲愤不已,他感到无尽的惆怅而又难以化解,甚至饮酒都无法让他在烦忧之中解脱。然而这样的社会之中,寒微士人只能忍气吞声,这不幸的根源,已尽在不言中。拟行路难·其六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译文:对着席案上的美食却难以下咽,拔出宝剑对柱挥舞,发出长长的叹息。大丈夫一辈子能有多长时间,怎么能踌躇地失意丧气?想要放弃官衔辞职离开,回到家中休养生息。早上出家门与家人道别,傍晚回家依然在亲人身边。在床前与孩子玩耍,看妻子在织布机前织布。但转念一想,自古以来圣贤的人都生活得贫贱,更何况我这样的清高孤寒又正直的人呢?赏析:诗中作者先是刻画自己因愤懑不平而“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再联想到生命短暂,更叫他心神焦躁。然后转念一想,若不如丢开志向吧,就这样辞官回家,与亲人团聚,享天伦之乐?他想象着家庭平静祥和的生活场景,那情景显然和官场中的不自由构成了强烈的反差。然而安逸的生活显然不是作者最终的追求,也不能真正解决思想上的矛盾。所有问题的真正根源,是世事不公,使得无数有志之士怀才不遇,难以施展一腔抱负。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fz/15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