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

民间故事女淫贼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xxzywj.com/m/

明朝时期,康元县城东有座青砖碧瓦的大宅子,看上去非常气派,朱漆大门的正上方悬挂着一块黑底金字匾额,上面写着“汤府”二字。

宅子的男主人名叫汤文胜,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靠着倒卖木材攒下不菲家资。他宅心仁厚,待人和善,平时见面打招呼,人们都会喊上一声“汤老爷”。

这日,汤夫人的娘家侄子秦广源赶着马车登门造访,脸上满是喜悦之色。原来,前不久他喜得贵子,今天儿子过满月,特意请姑母回家喝喜酒。

汤夫人喜不自胜,换上一身淡蓝色的缎子面长锦衫,再配上一双凤头香罗鞋,高高兴兴地对着镜子梳妆打扮一番。

丫环采荷递上一支做工精美的玳瑁凤钗,汤夫人小心翼翼地戴在头上,垂下一条条长长的宝石流苏,显得雍容华贵又不失温婉。

待一切收拾妥当,采荷陪着夫人坐上马车,三个人朝着郊外驶去。随后,家丁赵四海也拿着米袋子出了门,家里只剩下汤老爷和未出阁的女儿香凝。

汤家虽然有钱,可一向很节俭,尤其是家主汤老爷,为人低调不喜欢攀比。一般大户人家为彰显自己的身份,丫环和家丁都会雇上十来个,可汤府略显寒酸。

汤老爷一共只雇了三个下人,除了家丁赵四海和丫环采荷之外,还有一个厨娘,家住离此不远的桃花巷。平时,她不住在府上,每当到了饭点会提前过来帮忙做饭。

汤夫人好久没回娘家了,今儿一高兴不知不觉多喝了几杯,忽然头晕目眩,变得昏昏沉沉。娘家人热情挽留,汤夫人不好意思拒绝,只好在娘家小住一日。

次日一早,秦广源听从姑母之言套上马车,打算送她们两人回家。半个时辰后,马车来到汤府门口停下来。采荷扶着夫人跳下马车,秦广源还有事要办,连门儿都没进,直接打道回府。

汤老爷见妻子归来,脸上没有一丝喜悦之色,反倒是愁眉不展,唉声叹气。汤夫人以为自己昨晚没回家,惹得丈夫不高兴,瞟了他一眼,说道:“不就是回趟娘家吗,至于黑着个脸!”

“夫人有所不知,昨晚家里进了贼,偷走一百多两银子,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那女贼还闯进卧房,用手抚摸我的脸……”说到这里,汤老爷长吁短叹,鸡皮疙瘩起了一身。

“快说说,那后来呢?”汤夫人双眼圆瞪,迫不及待地追问道。

“哎!当时我还以为是你回来了,迷迷糊糊一翻身,忽然发现不对劲儿,睁开眼睛一看,一个蒙着面纱的女子正站床头抚摸我的脸,还有我的脖子。当时,吓得我失声大喊,那人见状,跳窗而逃”。

汤夫人闻言,笑得前俯后仰,忍不住和丈夫开起玩笑:“老爷好福气,竟然遇到了女淫贼,都怪你太笨,当初应该顺水推舟,成其好事”。

汤老爷看着妻子那副模样,有点哭笑不得,说道:“家里被盗按理说应该去衙门报官,可县老爷问当时的情形,我又难以启齿,这事儿如果传出去,非让人笑掉大牙不可。”

汤夫人止住笑声,想到丢失的那一百两银子,还是觉得有点心疼,赶紧帮忙支招,“依奴家看,老爷还是去衙门报官的好,你只说有个女贼偷了家里钱,对于其它的事只字不提。”

“夫人说的这些我都想过,只是怕漏掉细节影响县老爷破案。既然如此,干脆就依着夫人的意思,我这就去衙门报官!”汤老爷总算吃下一颗定心丸,转身直奔衙门而去。

王知县接到报案,派人迅速展开调查,转眼过去好几天,案件始终没有任何进展。汤老爷破案心切,愿出白银二十两悬赏知情者。

告示一贴出去,立刻传遍大街小巷。二十两银子可不是个小数,对于普通的老百姓而言,十年都赚不到这么多钱。大家都说这是一个发财致富的好机会,可惜苦无线索,只能望而兴叹。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没有人前来衙门报案。汤老爷暗自揣测,难道是赏金不够吸引人?都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为了追回那一百两银子,他一狠心把赏金增加到五十两。

这日,一群人正聚在城门口看告示,一个穿着补丁衣衫的年轻男子凑上前,拔着脖子朝里张望。有个中年汉子一眼认出了他,笑着调侃道:“傻根柱,别看了,你没那福分,快回家照顾你老爹去吧!”

根柱看了他一眼,反问道:“这上面到底写的啥?”中年汉子漫不经心地说道:“前阵子,汤老爷家被盗,官府重金悬赏知情者,只要提供线索就赏白银五十两”。

“真的?官府真会赏给五十两银子?”根柱一改往常愁眉不展的模样,整个人变得兴奋起来。二话不说,一溜烟儿地跑开了。

中年汉子望着根柱离去的背影,喃喃自语道:“果然是个傻子,一行一动都透露着一股傻气”。其实,根柱并不傻,只是平时不爱说话,整天穿的破破烂烂的,总是被人看不起。

说起来,他也是个苦命的孩子,刚出生不久就被狠心的父母抛弃。葛老汉无二无女,一辈子没有娶妻,不忍心看着孩子饿死在路边,于是带回家抚养。

从那以后,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就生活在一起。葛老汉给孩子取名根柱,并认他做义子。常言道:“生育之恩大于人,养育之恩大于天,百善孝为先”,长大后的根柱对义父的话言听计从,百依百顺。

父子二人没什么大本事,只靠着种地维持生计。前不久,葛老汉卧病在床,根柱端水端药,日夜守护在病榻前寸步不离。左邻右舍都说这个孩子没有白养,懂得知恩图报。

葛家一贫如洗,葛老汉这一病更是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根柱正愁没钱给父亲看病买药,想不知道事情有了转机。听说汤老爷家被盗,他连忙去衙门报官。

根柱见到知县老爷,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如实讲述一遍。前不久的一个晚上,葛老汉忽然发起高烧,根柱心急如焚,不顾父亲的阻拦跑出去请郎中。

行至乌衣巷,忽然前面走来一个女人,那个人身材高挑,穿着一件罗裙,肩上还背着一个包袱,走起路来快步如飞,看她走路的姿势,根本不像个女人。

根柱觉得好奇,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只见那人在一处宅院前停住脚步,掏出钥匙打开门,径直走了进去。

知县大人得知这一消息,心中大喜,按照根柱提供的线索,很快便将嫌疑犯冯少权抓捕归案。

面对知县大人的审问,他大喊冤枉,声称自己一向奉公守法,从来没做过偷鸡摸狗之事。王知县不想屈打成招,就派人去他家搜查,几个官差围着屋里屋外搜了好几遍,却没有任何收获。

汤老爷听说嫌犯被擒获,连忙去衙门打听情况,看到大堂上的冯少权,迷惑不解地说道:“大人恐怕您弄错了,盗贼应该是个女的,并非男人”。

前几天,汤老爷来衙门报案时,曾跟县老爷提起过盗贼的样貌特征,还特意指出行窃之人是个女的,不知县老爷为何会把一个男的认成嫌疑犯?

王知县做官三十余载,经手的案子不计其数,知道贼人奸诈狡猾,变化多端。冯少权长得眉清目秀,在县老爷看来,他很有可能会故意扰乱试听,男扮男装,以此逃避官府的追查。

案件还没有彻底调查清楚,冯少权被暂时关入大牢。他在牢里一刻都不消停,天天拍打着牢门喊冤。看管大牢的狱卒将这一情况告诉县老爷,觉得很可能是冤枉了冯少权。

正当知县大人进退两难之际,城里又发生一起类似的案件。苦主陆焕江来衙门报官,声称自己遇到了女淫贼,说那人不仅贪财,而且还好色。

王知县让他说详细些,陆焕江羞红了脸,头都不抬地说道:“昨晚,小人正在熟睡,忽然有双手在我脸上和身上一阵乱摸,当时还以为是我家娘子,可回过神儿来才发现床头站着一个女人”。

堂上之人闻言,忍不住哄堂大笑,这下子陆焕江的脸更红了。众人轻声低语,都觉得女淫贼一定是有眼疾,不然怎么会看上其貌不扬的陆焕江?

知县大人闻言,哑然失笑,轻咳一声继续追问道:“你家中可丢了什么东西?”

“回禀大人,昨天小的出去送了一趟货,收回十两银子,这些钱就放在柜子里。那女淫贼一走,小的连忙打开柜子查看情况,发现银子不翼而飞”。

陆焕江捶胸顿足,说做生意的钱都是从亲朋好友那里借来的,希望县老爷尽快将贼人捉拿归案,千万不能让那十两银子打了水漂。

汤老爷本打算来衙门打听消息,没想到正好遇到陆焕江来报案。听完他的一席话,汤老爷忍不住说出实情,声称自己和陆焕江的遭遇如出一辙,同样都是遇到了女淫贼。

几个衙役闻言,忍不住窃窃私语,猜测这两起案子应该是同一个人所为,毫无疑问作案之人肯定不是冯少权。如今他被关在大牢里,怎么可能会再次作案。

众人七嘴八舌,都说县老爷抓错了人。堂下的人们议论纷纷,堂上的知县大人陷入沉思,他踌躇半晌,说道:“带冯少权上堂!”话音刚落,两个衙役直奔大牢。

很快,冯少权被带到大堂上。王知县微微一笑,说道:“昨晚,城里又发生一起失窃案,这桩案子和汤府被盗案如出一辙,应该是同一人所为,看来本官真得冤枉你了!”

“大人英明,小的确实冤枉,我冯少权对天发誓,这辈子绝不会做那些鸡鸣狗盗之事”。

知县大人点点头,大喝一声:“来人呐,快给他松绑!”冯少权喜出望外,谢过县老爷,步履轻快地走出大堂。

到了晚上,冯少权轻手轻脚地打开大门,悄悄地探出半个身子,见四下无人,这才放心大胆地朝着顺昌大街的方向走去。

他来到城南的一处宅子前,轻叩门环。不多时,院子里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男子嗡声嗡气地说道:“门外是何人?”

“周昌,快开门,我是少权!”门“吱”的一声打开了,两人相视一笑,随手关好大门,转身走进屋子。

周昌哈哈大笑,拍着双手说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这招金蝉脱壳之计屡试不爽,果然好使!”

“兄弟千万不能小看王知县,他既然能猜到有人故意男扮女装行窃,说明此人历练老成,实在不容小觑。依我之见,不如趁早离开这个地方,千万不能栽在他手里”。冯少权忧心忡忡,生怕哪天王知县再怀疑到他头上。

周昌沉思片刻,说道:“冯兄说得在理,事不宜迟,咱们说走就走,我这就收拾东西!”两人翻箱倒柜,拿出金银财宝,打算连夜出逃。

待一切收拾妥当,忽然一群官兵从天而降。赵捕头冷哼一声,喝道:“想跑可没那么容易,来人呐,给我拿下!”

冯少权急于脱身,情急之下,大声喊道:“跟他们拼了!”周昌闻言,从腰间拔出大刀,打算和众官兵拼个鱼死网破。

双拳难敌四手,几个回合下来,两人只能束手就擒。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冯少权再次来到大堂上,“扑通”一声跪倒在知县大人面前。

王知县冷笑一声说道:“想不到这么我们快又见面了,本官问你,汤府被盗案是不是跟你有关?”冯少权不敢再出言狡辩,只好低头认罪。

经过审问,两人老老实实说出实情。原来,冯少权和周昌是广平府人氏,因为会点拳脚功夫,同在一个大户人家当差,帮东家看家护院。

两人臭味相投,觉得这样来钱太慢,于是主动提出请辞,靠着一身好功夫,做起入室盗窃的勾当。他们男扮女装,冒充女淫贼到处流窜作案,故意混淆视听,屡屡得手。

两人老谋深算,狡兔三窟,从来不住在同一个地方。前几天,冯少权不幸落网,周昌便故意用同样的伎俩去陆焕江家行窃,以此来为冯少权洗脱罪名。

不得不说,这招金蝉脱壳确实很妙,殊不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两人的方法再高明,也终究难逃知县大人的法眼。案件水落石出,冯少权和周昌被关入大牢。

师爷清点赃款,共缴获白银一百六十两,王知县将汤老爷和陆焕江丢失的银子物归原主,又将剩下的六十两银子全部赏给了根柱。

左邻右舍得知此事,羡慕不已。根柱有了钱,不仅治好了父亲的病,而且还翻盖起新房。大家都说葛老汉好人有好报,这个义子果然没白养。

结语:

常言道:“善事可做,恶事莫为”,冯少权和周昌为盗窃钱财,可谓是费尽心机,殊不知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两人最终要为自己的恶行付出惨痛的代价。

葛老汉心地善良,好心收养根柱,并把他抚养长大。根柱知恩图报,不仅治好了葛老汉的病,而且还让他过上了好日子。

这正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人生在世,多行善事,多种善因,必结善果。

民间故事:避死劫

民间故事:反间计

民间故事:孩子抓周,手握屠刀,父母大喜,和尚却说:在劫难逃

民间故事:男子雪天归来,见乞丐踏雪无痕,他突然问道:你是谁?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jj/1218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