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

罗马欲与汉朝结盟,却因送礼而失之交臂


《后汉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这段话描述的是公元97年,甘英奉命出使罗马的情景,但由于当时的波斯刚好夹在汉朝与罗马的中间。一旦这两者结盟,波斯所面临的无疑是一个腹背受敌的尴尬处境,所以便百般阻挠,以至于甘英最远也只到了波斯湾一带,并未成功抵达罗马。那么大家是不是以为汉朝就再也没有跟罗马产生交集了呢?并不是,相反,罗马在这段时期其实也积极地寻找与汉朝的结盟途径,其所面临的也同样是陆路丝绸之路阻塞不通的尴尬情况。直到公元年,罗马使团才在历尽千辛万苦以后,从海上绕路来到了汉朝,并成功的见到了当时执政的汉桓帝。其目的也正好就是想联合汉朝共同打击波斯,也难怪波斯在这件事上会那么着急了。但是罗马使团最终却并未获得想要的答案,当然,并不是说汉朝不想和罗马结盟,而是因为汉朝觉得这个罗马使团是一些商人为了牟利而假扮的。罗马使团因“送礼”而被怀疑其根本原因便是“送礼”,也就是封建王朝接见使臣之时的那些“贡品”啥的。但这也不是说罗马使团觉得自己国力强盛,自己又经历了海路丝绸之路的千辛万苦,诚意满满,所以就没有送礼。史书上也白纸黑字地记载着罗马使团确实是送了,而且送的还不少。诸如“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等等,其中的象牙、犀角、玳瑁等等在当时的汉朝也确实称得上是奢侈品。但是主要问题在于这些东西虽然贵,但是汉朝也有,且这些也并非是罗马本土特产。而当时这些罗马使团想要的却是汉朝的“百炼钢”。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得益于汉初钢铁工业的飞速发展,虽然百炼钢在汉朝境内算是比较普通且普遍存在的,但是在汉朝境外却是一个相当稀罕的存在。罗马也正是因为没有百炼钢,所以才在波斯的手上吃了不小的亏。那么大家说,在没有确认使团身份的情况下,汉朝会愿意把百炼钢交给这些使团吗?显然不能,万一这个使团是波斯派人假扮的怎么办,那是不是就意味着这个“罗马使团”就是假的呢?还真不是。罗马皇帝视金钱如粪土因为在当时的罗马历史上也确实是有着派遣使团出使汉朝的记录,而且派出使团的统治者也跟汉朝史料所记载的“大秦王安敦”一致。也就是#罗马#“五贤帝”之一的“马可·奥勒留”。但是因为“马可·奥勒留”这个人不光是一个帝王,更是“斯多葛哲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而“斯多葛哲学学派”推崇的偏偏就是所谓的“世界理性”,说白了也就是崇尚自然法理,对于财富、权力等欲望什么的并没有什么追求,典型的唯心主义。换言之,在当时的大秦王安敦心中,什么金钱、礼物啥的都是如粪土一般的存在,带着礼物出使汉朝那不是在贬低汉朝帝王吗?所以,大秦王安敦派遣使团出使汉朝的时候很有可能就压根没有带礼物,而是觉得汉朝帝王能拥有那么庞大的疆域,其一定和自己的想法差不多。直到进入了汉朝境内,这些使臣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呀,大秦王安敦清心寡欲,视金钱如粪土,但是朝贡礼品然后回礼啥的在汉朝反而是接见使者的基础礼节。双方的文化体系完全不同,所以才在仓促之下就近准备了一些他们觉得很不错的“礼物”。可是在汉朝皇帝眼里,就变成了“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的模样,重点不是在于礼有多重,而是在于汉朝有没有!双方也就因此而双双与这最有可能结盟成功的一次机会失之交臂,再无任何交集。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jj/13487.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