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墨客所写的酒是家国情怀、人情冷暖、儿女情长、荣辱成败……诗词歌赋所含的酒是雄心壮志、悲欢离合、闲情逸致、雪月风花……诗遇上酒相得益彰、历久弥芳。作诗醉酒需趁年华尚好!我们一起在诗词歌赋和文人轶事中,追寻酒的踪迹,品味那些——诗酒年华!
诗酒趁年华的贾至
对酒春天,“一酌千忧散,三杯万事空”
贾至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首倡者、先驱者,盛唐向中唐转变之际的散文家、诗人,影响颇大。擢明经第,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及第。安禄山之乱后,跟从唐玄宗逃亡蜀郡,授中书舍人、知制诰。至德年间,贬为岳州司马,此间与李白相遇,有诗酒酬唱。宝应初年,恢复官职,迁尚书左丞。后拜礼部侍郎,迁京兆尹、御史大夫。
贾至以文著称当时,其父贾曾和他都曾为朝廷掌执文笔。玄宗受命册文为贾曾所撰,而传位册文则是贾至手笔。玄宗赞叹“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手,可谓继美”(《新唐书·贾至传》)。唐皇甫湜《谕业》评价:“贾常侍之文,如高冠华簪,曳裾鸣玉,立于廊庙,非法不言,可以望为羽仪,资以道义。”
其思想诋佛崇儒,诗特工,俊逸之气不减鲍照、庾信。在文学创作观方面,贾至以六经为依归,鄙视诡丽浮艳的风格,儒学教化观深入其理,其文风格典雅华瞻。
:
《对酒曲二首》
唐·贾至
梅发柳依依,黄鹂历乱飞。
当歌怜景色,对酒惜芳菲。
曲水浮花气,流风散舞衣。
通宵留暮雨,上客莫言归。
春来酒味浓,举酒对春丛。
一酌千忧散,三杯万事空。
放歌乘美景,醉舞向东风。
寄语尊前客,生涯任转蓬。
:
作者描绘了早春之时,一派春光美景中,对酒欢歌的情景。以梅花与柳树、黄鹂的形象来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美景的怜惜。但作者的酒是用来排遣忧愁的,“一酌千忧散,三杯万事空”,意欲抛却生活中的琐事和烦恼,让自己陶醉在美景和酒的乐趣中,也表现出对生命的随遇而安的态度。他在祝福客人们,也是劝慰自己,珍惜良辰美酒的时光,对生活保持乐观和向往。整首诗意境清新明快,画面感丰富,行文流畅,节奏感强烈;充满了充满生机和喜悦的氛围,给人以愉悦和轻松的感觉。
:
对酒:字面意思是面对着酒;这也是一个乐府相和曲名。《对酒》收录于郭茂倩的《乐府诗集》第二十七卷——《相和歌辞·相和曲》。
以《对酒》、《对酒歌》、《对酒曲》为题的诗歌,著名的还有:
三国·曹操《对酒》:”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班白不负戴。雨泽如此,百谷用成。却走马,以粪其土田。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犯礼法,轻重随其刑。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唐·李白《对酒》:”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
宋·陆游《对酒》:”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好花如故人,一笑杯自空。流莺有情亦念我,柳边尽日啼春风。长安不到十四载,酒徒往往成衰翁。九环宝带光照地,不如留君双颊红。”
近代·秋瑾《对酒》:”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南北朝·庾信《对酒歌》:”春水望桃花,春洲藉芳杜。琴从绿珠借,酒就文君取。牵马向渭桥,日曝山头脯。山简接篱倒,王戎如意舞。筝鸣金谷园,笛韵平阳坞。人生一百年,欢笑唯三五。何处觅钱刀,求为洛阳贾。“
关于”对酒“的佳句,如:
三国·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三国·阮籍《咏怀诗》:“对酒不能言,悽愴怀酸辛。”
梅尧臣《过颖桥怀永叔》:”昔送之官东郡时,夜阑对酒风揭屋。”
杨万里《克信弟坐上赋梅花二首》:”对酒初惊发半华,折梅还觉兴殊佳。”
苏轼《安国寺寻春》:”看花叹老忆年少,对酒思家愁老翁。”
苏轼《临江仙·尊酒何人怀李白》:”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
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陆游《久雨·梅天一日几阴晴》:”梅天一日几阴晴,对酒无聊醉不成。”
陆游《饮酒·六十四民安在哉》:”世人一沤寄巨海,对酒不醉吁可哀!”
陆游《社日小饮·催花初过社公雨》:”催花初过社公雨,对酒喜烹溪友鱼。”
李商隐《子初郊墅》:”看山对酒君思我,听鼓离城我访君。”
刘禹锡《重寄表臣二首》:”对酒临流奈别何,君今已醉我蹉跎。”
:
贾至交游广泛,与李白、杜甫、王维、高适、岑参、房琯、独孤及等人相友善。他的诗中所提到的“酒”主要都在送别诗中,借着“酒”把情谊表现得真挚无比。
《送夏侯子之江夏》
扣楫洞庭上,清风千里来。留欢一杯酒,欲别复裴回。相见楚山下,渔舟忆钓台。羡君还旧里,归念独悠哉。
《送陆协律赴端州》
越井人南去,湘川水北流。江边数杯酒,海内一孤舟。岭峤同仙客,京华即旧游。春心将别恨,万里共悠悠。
《送友人使河源》
送君鲁郊外,下车上高丘。萧条千里暮,日落黄云秋。举酒有馀恨,论边无远谋。河源望不见,旌旆去悠悠。
还有《春思二首》值得一读。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红粉当垆弱柳垂,金花腊酒解酴醿。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杀长安轻薄儿。
此诗作于贾至被贬为岳州司马之时,内容就春立意。第一首在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春天景色中,用色彩绚丽的词句来写景状物,但笔锋一转,落笔写出难以排解的愁恨思绪,前后形成反衬。第二首通过想象的手法描绘长安城春光艳冶的画面以及城中“轻薄儿”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生活。也是以反衬手法表现诗人被贬谪的失意与愁恨。可见,被贬岳州对贾至的打击是很大的,但也正是贬谪岳州期间,他留下了大量诗作,且编为《岳阳集》,于湖湘文学的发展影响颇大。
在岳州(巴陵)期间,最为美谈的是他和李白的交游。《唐才子传》记载:“初,尝以事谪守巴陵,与李白相遇,日酣杯酒,追忆京华旧游,多见酬唱。”
唐肃宗乾元二年(年),朝廷大赦天下。李白于流放途中遇赦,秋时由江夏(今武昌)而至岳州(今岳阳)。在洞庭湖,李白见到了当年的老同事贾至和族叔李晔。同是被贬的境遇,共赏一湖秋色,李白写下《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最著名的是第二首: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此诗描绘出一个明镜秀美的画卷,充满奇思妙想,如入神仙境界。其内涵丰富,妙机四溢,有悠悠不尽的情韵。更尤,最后一句“将船买酒白云边”成了湖北“白云边”酒的得名由来。写此诗时的李白已到晚年,经历了长期的辗转波折和颠沛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遇赦时写出“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的李白,与好友贾至相遇在洞庭湖畔,何尝不是想“一酌千忧散,三杯万事空”呢!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jj/14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