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

如何辨别玳瑁蒙芯的好坏


一、材料:

玳瑁的颜色大多为黑黄相间色,还有一种黑中透红的颜色,俗称“冰糖紫”。玳瑁具有透光性,放在光线下观看都是透亮的,即使黑色部分通过光照也能看到红色纹路。如果光照不透亮,那很有可能就是材料有问题, 不要把玩。当然还有很多塑料(如赛璐璐)制品,色泽与玳瑁十分相似,这时候就可用热针穿刺的方法鉴别,如果针刺后有蛋白质烧焦的味道,那是真玳瑁,否则就是假的。另外玳瑁壳是有机物,在把玩收藏时要注意保养,避免出现霉变和虫蛀。

二、音效

作为蒙芯 考虑实用,通俗的说是出音,不出音雕的再好也是枉然,我们可以试听,有蒙芯和没蒙芯的音响效果是否差不多,甚至有了蒙芯效果更好。在没有办法试听的情况下,一般来说蒙芯上的孔分布越均匀,雕的越细,穿透部分越多,出音的效果会更加好些。当然如果您不考虑出音效果而把蒙芯当做雕刻品来收藏那也无可厚非,但我的建议是:蒙芯毕竟是配件,是以实用为主的,如果要收藏雕刻品,那还是以收藏非配件为上选。

三、外观

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蒙芯的高矮、题材、形状、色泽、雕工,配什么样式的葫芦,都是要考虑的,多看少动,多学多看,提高自己对工艺品和艺术品的鉴赏能力是 方法。

四、工艺

这里所说的工艺主要是玳瑁的成型工艺,一般我们叫闷制,北方叫盔,就是把平片的玳瑁加工成容器状,有馒头圆,僧帽状(内部大口径小)等,玳瑁的质地决定了它可以适当变形,但变形不是无限制的,一旦处理不当就有两个现象出现,一个叫糊,一个是起褶子,这是由于闷制时的温度,速度,模具的材料,脱模的方式等几个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出了问题,现象如下:闷糊了,原本晶莹剔透的玳瑁变成暗然无光了,透明黄的地方变白,深色部分变浅,变的在光线下不透亮了。起褶子很容易理解,就是边上变成花边状了。出了这两个问题的玳瑁原料一般是不应该再用于雕刻的,但也有一些商家,艺人糊弄玩家,把闷糊了的玳瑁继续用于雕刻,把起褶子的材料用胶填补后抛光再继续使用(不装底蒙看边缘切面还是可以看出端倪的)。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往期精彩回顾:

不是小葫芦就叫“草里金”

清宫皇家葫芦器展示大全

范制葫芦历史上的“四大家族”

鸣虫葫芦里子怎么处理最科学?

挑葫芦“5项标准”盘葫芦“5项要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jj/5455.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