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王勃诗三首,气


导语:年,王勃出生于绛州龙门县(今山西河津市),是隋煬帝时经学大儒王通的孙子,诗人王绩的侄孙。

年,王勃六岁时就能写诗作赋,被誉为神童。年,王勃九岁时读颜氏汉书,撰《指瑕(xiá)》十卷。

年,王勃十岁时通晓六经,成《周易发挥》五卷、《次论语》十卷等著作。年,王勃上书右相刘祥道,被其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

年,王勃任虢州参军,写下了他最著名的作品《滕王阁序》。

年,王勃因私匿罪奴曹达而被判死刑,后遇大赦免去官职。他的父亲也因此被贬为交趾县令。

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返回时渡海溺水而死,享年二十八岁。

01《落花落》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

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

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

落花飞,燎乱入中帷。

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

落花度,氛氲绕高树。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顾。

绮阁青台静且闲,罗袂红巾复往还。

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

试复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间。

与君落花院,台上起双鬟。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用“落”字重复表达了落花的多样和密集,用“漠漠”形容了落花的茫茫无际,给人一种浓郁的春意和无限的感慨。

绿叶青跗(fū)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用“绿叶青跗”和“丹萼”形容了花朵的美丽和鲜艳,用“裴回”和“上金阁”描绘了诗人和友人游春的情景,给人一种欢乐和轻松的氛围。

影拂妆阶玳(dài)瑁(mào)筵,香飘舞馆茱萸幕。这也是一句对仗句,用“影拂妆阶”和“香飘舞馆”表现了落花的轻盈和飘逸,用“玳瑁筵”和“茱萸幕”描绘了游春场所的华丽和富贵,给人一种奢华和热闹的感觉。

落花飞,燎乱入中帷。这是倒装句,把“落花飞”字放在前面,增加了语气的强烈,把“燎乱”作为动词,形容了落花的纷乱和无序,把“入中帷”放在后面,突出了落花的无处不在,给人一种混沌和无常的印象。

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这是反问句,用“正满”表达了春天的盛丽和饱满,用“归不归”表达了诗人对游春者的期待和担忧,给人一种忧喜交加的情绪。

落花度,氛氲绕高树。用“度”字表示了落花的过程和时间,用“氛氲”形容了落花的香气和气息,用“绕高树”描绘了落花的环境和背景,给人一种清新和优美的感觉。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顾。用“已繁”表示了春天的丰富和多彩,用“春不顾”表示了游春者的忘情和沉迷,给人一种惋惜和警醒的意味。

绮阁青台静且闲,罗袂(mèi)红巾复往还。用“绮阁青台”形容了游春场所的美好和安逸,用“静且闲”表达了游春者的闲适和自在,用“罗袂红巾”形容了游春者的华服和艳丽,用“复往还”表达了游春者的来去不断,给人一种繁华和热闹的气氛。

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用“不再得”表达了青春的无法重复和珍贵,用“难重攀”表达了人生的无法回顾和艰难,给人一种悲哀和感慨的情绪。

试复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间。用“试复”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勇气,用“旦游暮宿”表达了诗人的尽情和无畏,用“落花里”和“落花间”表达了诗人的环境和心境,给人一种豪放和洒脱的风格。

与君落花院,台上起双鬟。用“与君”表达了诗人的友情和亲切,用“落花院”表达了诗人的住所和情趣,用“台上起双鬟”表达了诗人的欢乐和祝福,给人一种温馨和美好的感觉。

这首诗是王勃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对春天落花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诗中既有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享受,也有对青春时光的珍惜和怀念,也有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勉励,也有对友人情谊的表达和祝福。诗歌体现了王勃既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士,也是一个有着深厚情感的朋友。

02《咏风》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用“肃肃”形容凉风快速而清爽的感觉,用“加”表示凉风给人带来的恩惠,用“林壑”指代山谷中的树林,用“清”表达了凉风吹散了炎热和尘埃,使山谷变得清新宜人。

开头就把凉风的特点和作用展现出来,为后面的描写做了铺垫。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yíng)。用“驱”和“卷”两个动词表现了凉风的力量和活力,用“烟”和“雾”两个名词表现了山中的气象变化,用“涧户”和“山楹”两个词语表现了凉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这句把凉风的动态和景象描绘得生动具体,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山中。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用“去来”和“动息”两个词语表现了凉风的隐秘和无常,用“固无迹”表达了凉风的神奇和不可捉摸,用“如有情”表达了凉风的灵性和情感。这句把凉风的特质和气质揭示出来,为后面的结尾做了转折。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用“日落”和“静”两个词语表现了山水的宁静和美丽,用“为君”表达了诗人对读者的亲切和友好,用“起松声”表达了凉风的惊喜和欢乐。这一句把凉风的最后一幕呈现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首优美的自然诗,通过对凉风的形象化和人格化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和热爱,也传达了诗人对读者的关怀和祝福。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结构紧密而富有变化,是一首不朽的名篇。

03《羁春》

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

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

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表达了诗人远在千里的客游之心,他已经厌倦了寻求名利的生活,而春天的景物却一下子就回到了故乡。这里用“客心”和“春事”相对,形成了一种反差,突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同用“倦”和“归”两个字也有对比之意,表示诗人的心境和自然界的变化不相符合。

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继续描写诗人的悲哀心情,他回到了北园,却又看到了花开花落的景象。用“还伤”和“重见”两个词,都有重复之意,表示诗人的感伤不止一次,而是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用“北园”和“落花”两个词,也有寒冷和凋零之意,与春天的气息相反,增加了诗人的孤寂感。

这首《羁春》诗是王勃写于客游在外时的一首诗。诗中用春天的景物来烘托诗人的思乡之情,表达了他对名利的厌倦和对故乡的眷恋。

总结:王勃的诗歌继承了贞观时期崇儒重儒的精神风尚,主张文学要以“立言见志”为本,注重文学的经世教化作用。

王勃的诗歌反对齐梁时期的浮艳绮丽之风,创作出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

王勃的诗歌多为送别怀乡之作,语言雄放刚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表现了他的豪迈胸怀和雄心壮志。他的诗歌也有苍凉沉郁之感,反映了他在仕途上的坎坷失意和对前途命运的迷惘和困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jt/14716.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