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

在这复古浪潮里,来一曲励志disco


倒汉卡、卖康朴、自主研发电脑……

这些名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我就知道你不知道!

最近再看《启航:当风起时》时,很多回忆袭来,我一边感慨自己老了,一边觉得,这部剧无疑是一次带着情感故事的科普。

在一览互联网先行者拼搏、奋斗的过程中,我也从这个原本并不熟悉或者有些特别的领域,了解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怀旧复古一直是影视剧集里经久不衰的主题(至少一直是我的心头好),作为90后,我已经开始怀旧了。而当我回望过去,总觉得记忆里的吉光片羽都镀上了金光。

九十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信息产业发展掀开新的一页,很多00后的小朋友估计都不知道,那个时代刚刚才有了今天的互联网。

而燕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的两个青年萧闯与裴庆华的故事也才刚刚开始。

他们两个被主任谭启章选中,跻身电脑销售的大潮。搭上政策春风,从代理国外电脑做起,向自主研发过渡。

萧闯是个敢拼敢闯、机灵跳脱的“中二”少年。深受电影《英雄本色》的影响,因此颇有侠情义气。

他看起来玩世不恭,但也有理想、有抱负,更愿意为朋友两肋插刀,甚至倾其所有。私卖汉卡,被警察抓捕时,他豪气冲云天地让同事先走,自己一力承担;连累裴庆华也被计算机研究所开除,他动员所有的同事为其说情;裴庆华在广州销售电脑陷入了绝境,他便飞奔过去打气、帮忙。

重要的是,他 带领小伙伴做汉卡生意,获取销售经验。毫无疑问,萧闯是 型创业者,渴望成功,不惧怕失败。

裴庆华和萧闯不同,他是温吞内敛、勤奋务实的科研学霸。相对萧闯的桀骜,他没有那么多的自信,相对于萧闯对销售行为的主动出击,他是被动接受这个命运安排的选择者。

尽管如此,他依然可以为了完成销售55台电脑的任务,当着客户面灌下55杯酒,也可以为了完成销售大型机的任务,彻夜钻研机器数据找竞品漏洞。裴庆华是实干型创业者,他相信规则,也相信依靠专业技能就能办成事。

萧闯与裴庆华,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既是背对背地相互排斥,又是自成一体的互相补充。在同一个时代里,两个人走着不同的轨道,却又奔向了相同的彼岸。(想想还有点小感动)

好在,有天分的萧闯和没天分的裴庆华,都完成了从销售小白到销售精英的蜕变。而他们经历过的那些场景,在电脑并不普及的20世纪90年代,如今还有多少人会怀念呢?我会!

在剧中,上世纪90年代的时代特质都被真实还原。让我实现了一把怀旧梦。

道具、音乐、影片的呼应,当时的文化风潮成为一个个时间轴上的坐标被融入了整体故事里。

每一集都以拍打老旧电视机做开头,每一集一个新词的释义像是别有深意的彩蛋,加上模糊、改变画面横竖比例的画面营造出90年代的观影效果。

全剧开篇,面对突击检查,非法售卖汉卡的萧闯不选择逃跑,而是非要公开自己的“周润发影迷”身份,叼着牙签模仿《英雄本色》中“小马哥”神态“慷慨赴义”;他与谢航(毛晓慧饰)结缘,也是因为一盘经典港片《秋天的童话》的录像带。

这些场景简直就是本港片迷的“ ”。

还有舞厅、保龄球厅、绿皮火车里的熙熙攘攘、萧闯配着皮衣戴着的蛤蟆镜、喇叭裤、波浪卷发;无限循环的《潇洒走一回》、正在修建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录像厅淘碟的年轻人、睡在绿皮车座位下的打工人……

属于那个年代的氛围与韵味就已经在这片暖光里满满流溢了出来。

复古不再是只存在于想象里的梦幻,而是在影像化的创造里有了具象的模样。这些场景的反复出现,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让观众更有沉浸感的同时给整部影片的氛围笼上了别有韵味的年代怀旧韵味。

一砖一瓦、一楼一街、一歌一曲,剧中的布景与细节都力求贴合过去的时光,让未曾或者曾经走过那个时代的人们,回到20世纪90年代。

作为一个90后,看了这部剧,免不了要感叹一句:“爷青回!”

有趣的是,剧中那些带着港风的歌曲与电影片段,以及“小马哥”“许文强”等很多人耳熟能详的角色名字,并不是单纯的时代标签,而是,“它们”的存在贯穿于萧闯的人生,并与之融为一体。

萧闯从“小马哥”的身上学会了快意江湖、纵横四海、义薄云天,而由周润发、钟楚红主演的电影《秋天的童话》,则开启了萧闯与一生 之女子谢航的缘分。

裴庆华,也未能幸免。一曲《巴比伦河》,一度成为他与谭媛不能说出口的痛。甚至,谭媛的出场,都与《巴比伦河》有关。而这首曲子,却成为纽带,将两个人牵引到一起。

这些怀旧元素丰富了他们的爱情,而爱情成为调剂品,也丰富了剧中主人公们的生活,丰富了易落入枯燥境地的创业史。

《启航:当风起时》这部剧不仅仅是对过往创业者们的记录与致敬,它告诉我们,在滚滚时代齿轮的运转里,没有过去式只有正当时,时代依然在前行,从未止步。

我们都是时代的见证者,也是时代的参与者,热血与拼搏永远是青春时代的底色。

据悉,萧闯和裴庆华创业梦,参考了大量中关村的创业史。

编剧卓越泡沫曾在受访时表示,自己参考了大量中关村的创业史资料,将真实创业故事杂糅到角色身上:“那个年代的创业先驱大多是两种性格的——一种是敢为人先,就像萧闯这样;另一种是甘为人后,但是后者争先,就像裴庆华这样。”

上世纪90年代初,正是中国IT产业飞速发展时期,民用、商用领域对计算机的巨大需求,推动了计算机相关科研、商业单位的崛起。

以萧闯与裴庆华两人为首的一众团队成员,搭上改革开放东风,从代理国外电脑做起,向自主研发过渡,从“草根IT男”蜕变成一代“商业 ”。

这部剧并非爽剧(嗑颜倒是嗑的爽),所以,他们的艰难开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那其中,充满了尔虞我诈、明争暗斗,也充满了纷繁的苦恼、阵痛。

除了写实,我找不到第二个词可以形容!

像每一个在浪潮中翻滚的普通人,也走过弯路,也受过白眼,他们也会迷茫,也会彷徨,也会忘乎所以。而在这条草根的逆袭路上,如何坚持与如何找回自己,便成了他们需要面对的课题。

每一个传奇,都有历史赋予的机遇。

浮生光阴里,悠悠指尖中,在时代背景与旧时光的场景、情境的高度重合下,两位帅气男主塑造的与他们有关的人生故事,才拥有了如今的说服力。

点击“在看”和小鹿一起回忆那些90年代的记忆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ly/10445.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