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

乐器琵琶,十面埋伏指点江山,弹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90525/7168767.html

关于琵琶,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因为在现代生活中很难见到它,一般的戏曲里也很少能看见它的身姿,只有在一些古时流传下来的曲艺里才能窥见其身影。

但如果说到名曲《十面埋伏》,想必很多读者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即使不了解,但只要听到《十面埋伏》的曲声,定然会感到熟悉,因为在很多古装剧里,《十面埋伏》是最常用的配音,以其紧凑急切的弹奏技法烘托紧张气氛,而《十面埋伏》的演奏乐器正是--琵琶。

唐代诗人白居易也留有一首《琵琶行》,其中名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更是家喻户晓。另外,琵琶的制作技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琵琶属于拨弦类弦鸣乐器,其上有四根弦,古时候用的是丝线,而现在多用钢丝尼龙等新材料制成,音色更加铿锵有力。琵琶的音箱形似一个被切开的梨子的一半,成半梨形,演奏时,演奏者将琵琶竖着抱于怀间,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

在历史上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出现在秦朝时期,琵和琶原来指的是两种不同的演奏手法,琵是右手往前弹,琶是右手往后挑。现在的日本琵琶,越南琵琶和朝鲜琵琶都是由古时的中国琵琶传播过去的,也就是说,中国的琵琶是这些外国琵琶的祖先。

琵琶,被称为“民乐之王”,“弹拨乐器之王”,“弹拨乐器首座”。琵琶名曲《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乐曲曲风辉煌壮丽,风格奇险惊心,在古典音乐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琵琶名曲《十面埋伏》也是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之一。

公元前年楚汉两军战于垓下,汉军为取得战争胜利,谋士们设计了一个名为十面埋伏的阵法,楚军不敌,最后楚霸王项羽于乌江自刎,此役奠定了汉高祖刘邦的统治地位,楚霸王项羽称雄的时代宣告结束。此曲以音符为画笔,以琵琶为画卷,惟妙惟肖的勾画出了那场战役的风声鹤唳和草木皆兵。

琵琶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从诞生以来,经过历代乐师改进,直至现在,在形制上已经近乎统一,成为了现在我们所见的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琵琶的音域广阔、演奏技巧位居民族器乐之首,表现力在民族乐器中也堪称一绝。乐师演奏时左手手指分别按弦于相应的品位处,右手戴赛璐珞(或玳瑁)假指甲拨弦使音箱共振发音,音色极其优美,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琵琶曲《十面埋伏》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华秋苹琵琶谱》,《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将它改名为《淮阴平楚》,《十面埋伏》是一曲在民间流传极广的琵琶曲,几次更名虽都和楚汉垓下之战有关,但《十面埋伏》这个曲明更符合那场战争和这首曲子,战争是一场载入史诗的战争,而这首琵琶曲也是载入民族瑰宝的佳作。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首古诗极其生动形象地描述出了琵琶之音。

闲暇时,独倚凭栏,放一曲琵琶之音,微闭双眼,《十面埋伏》的或疾或缓,弹出一阵疾风骤雨,划开时空,在脑海中勾勒那一场悲壮苍凉的垓下之战。

最后,关于几首比较有名的琵琶曲也推荐给大家品鉴,喜欢琵琶曲的你或者想一窥琵琶之音的你可别错过,除十面埋伏外的琵琶名曲有《霸王卸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阳春白雪》。

传承中国文化,发掘民族特色,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ly/1189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