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观泉水、追历史,在曲阜游三孔、拜圣人后,8月7日,十二师中小学生赴山东夏令营访学团研学之旅最后一站来到了青岛。跨越多公里,从天山脚下来到黄海之滨,他们将奔赴一场与海的约定。
访学团从青岛海底世界出发,敲开了“海底世界”的大门。“青岛的海底世界有什么不一样吗?”“我们真的是到大海里面参观吗?”“这个海底世界里都有些什么生物啊?”带着求知与好奇,访学团开启了令人神往的海洋探索之旅。
青岛海底世界有青岛水族馆、梦幻水母宫、海兽馆、鲸馆、海底世界等多个馆,每个馆都是独立不相连的单体建筑,游玩路程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分发好门票后,同学们便三五成群拉着自己的带队老师,迫不及待地冲了进去。
走进梦幻水母馆,馆内的水母“穿”着美丽飘渺的丝带,灵动的身姿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看到关于它们的介绍时,同学们或拿出笔记本,认真做着记录,或和身边的同学交流,把自己发现的,或者书上学不到的知识,进行记录和消化。
出了水母馆,沿着小路,大家走进了海兽馆,在这里他们看到了自由自在嬉戏的海豹,慢悠悠水中漫步的玳瑁,还有在岸边一动不动呆着的小企鹅。
“那个企鹅是个标本吧,怎么一动不动?”
“怎么可能,在这的怎么会是标本,它不动是因为它不想动。”
或许是听到了同学们关于自己是真是假的讨论声,企鹅很给面子地晃了晃自己的头,引起了同学们的一阵惊叹,“要不是它转动一下脑袋,我们都以为是假的呢。”
当同学们进入青岛海底世界82.6米长的海底隧道,漫步其中,海洋作苍穹,鱼儿变繁星,同学们仿佛化身海底精灵,尽览旖旎的水下世界。鱼群环伺,蝠鲼遨游、海龟徜徉、鲨鱼游弋……大家应接不暇,眼花缭乱。当看到娇小可爱的小鱼,忍不住想去触摸一下;当看到身体硕大的鲨鱼朝着自己游过来,又下意识后退几步。这种近距离接触,让同学们互相交流着、讨论着,兴奋又激动,不停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今天参观海底世界,我了解了更多的海洋生物,还看到了一幅海龟被塑料袋闷住窒息的漫画,让我印象特别深刻,让我懂得了不要在海洋中乱丢垃圾。”头屯河农场学校学生康文佳说。
“在美丽的海底世界,我看到了丰富的海洋生物,也看到了很多珍贵的、濒危的海洋生物的标本,呼吁大家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保护海洋环境。”十二师中学学生丁清扬说。
与海洋生物的认识隔着一面面玻璃墙,而与海,便要接近再接近,有着古老传说的石老人海水浴场便是绝佳的地方。
“哇,沙滩好软。”“原来海水一点也不凉。”“大海,我们来啦!”从距离海洋最远的城市到大海近在咫尺,孩子们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兴奋与激动,一个个如脱兔般向大海飞奔而去。第一次赤脚走在沙滩上,第一次踏着白色的浪花,第一次捡到五色的贝壳,第一次制作出别具意义的沙雕……这个夏天,这片海面,此时此刻,完完全全属于这群天山脚下的少年。
“老师,你看,我捡到了这么多贝壳,还有一只小螃蟹!”兵团一中第十二师分校学生王佳鑫把矿泉水瓶盛满海水,放入自己刚捡到的贝壳。她说,这是她第一次看到大海,比想象中的还要宽广无限、美丽有趣,她要把捡到的贝壳带回新疆去,希望有机会能再来青岛这个美丽的城市。
当大家不约而同牵起彼此的手,围成一个圆,姑娘们翩翩起舞,海浪声为鼓,欢呼声作乐,连风和阳光都恰到好处。同学们一个接一个表演才艺,尽情享受此刻的美好时光。“太壮观了!没想到现实的大海这么壮阔,一望无际,也没想到我能在海边跳舞,我知道,我还可以做更大的梦。”十二师中学学生古丽娜孜·热合曼开心地说。
研学,不是简单的旅行,也不是单纯的学习,而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过程。这场与海的遇见,大家和海洋生物、与海之间有了更亲密的接触,不但增长了见识,感受到海洋的魅力,更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要与美妙,这是乐游、乐学,有收获、更有成长。
相关阅读:
1.十二师中小学生赴山东开展夏令营访学活动第一站——在济南“观泉学史”!
2.十二师中小学生赴山东夏令营访学活动第二站——在曲阜的“穿越”之旅
3.十二师中小学生赴山东夏令营访学活动第二站——在曲阜的教育探寻之旅
4.十二师中小学生赴山东夏令营访学活动第三站——在博物馆“与时光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今日十二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ly/12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