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优惠活动 http://nb.ifeng.com/a/20190521/7468809_0.shtml00:20
顶端新闻记者张弋实习生李玉琪
又一年“”,你都给对象送啥礼物了?
包包?太贵;口红?难挑;巧克力?太俗……内心纠结的你,是否会好奇,古人会给对象送礼物吗?
作为相恋男女之间传情达意的媒介,定情信物由来已久。它是诚信与誓言、爱情与忠贞的象征物,信物馈赠是青年男女之间完全自由自愿,没有任何其它附加成份的馈赠授受行为,是最为清新、纯朴、真挚和自由的心声表达。
那么,在古人眼里,什么样的礼物才能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呢?
在古代,其实没有“谈恋爱”的说法
影视剧中,经常有俊男靓女上演情爱纠葛的桥段,其实,大部分都是编出来赚眼泪的。
在古代,女性的地位相对低下,在出嫁前,活动范围只有自家后院那么大,平日里不能出门,女红和家务基本就是生活的全部。
在这种情况下,上元节对青年男女就显得格外珍贵,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相遇相知的机会。
金镶珠石累丝香囊
你可能会问,牛郎织女相会的七夕节不是古代的情人节吗?为什么是上元节?
七夕节也叫乞巧节,未婚的少女们会成群结队地游玩,向星空上的织女星乞求变心灵手巧,并且展开各种女工比巧的比赛,是女孩子和闺蜜一起玩的节日。
所以古代女子要想出门见帅哥,只能等到上元节了,也就是正月十五上元节。上元节为期三天,憋了一年的姑娘们都会提前化个美美的妆,希望在华灯下邂逅心仪的青年才俊。
而且在古代,人们的婚姻大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能够追求自由恋爱的人少之又少,人们只能把对自由恋爱寄情于文字,这也是董永别妻、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新婚夜投水自尽、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得以千古流传的原因。
梳子、红豆、发簪……古人送礼有“心机”
给对象送礼物,是否好看、对方是否喜欢是人们第一考虑的要素,但古人送礼物,都是有“心机”的。
人们每天都用的梳子,在古人看来,蕴含着结发同心的用意。
缠枝牡丹纹玉梳南京博物馆馆藏
在古代,送梳子代表一辈子都要纠缠到老,有结发、订终身的意思。元代诗人姚燧在《虞美人·玉梳赠内子》中写道:“新妆又得水苍梳”,赠送妻子玉梳,言明其功用与他的苦心,虽然平实无华,但诚意满满。
说到发簪,你一定会认为这是古代男子送给女子的礼物,其实不然,在古代,簪子更适用于“女追男”。
金镶宝石蝙蝠簪故宫博物院藏
在《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有所思》中,就描述了一个女子为远方的情人准备了一支玳瑁簪子的故事。故事女主想送给远方情人一支发簪,配上两颗珍珠还觉得不够,还加上了玉饰。在听闻男子“脚踏两条船”后,她毅然决然地把发簪烧毁并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至于红豆寄相思,大家更是熟悉。
唐代诗人王维写下《红豆》这首流芳千古的诗词之后,从一个普通的植物摇身一变成爱情或者定情之物。特别是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句诗词,直接将其跟相思紧紧联系在一起,因此成为了历史上众多少男少女寄托相思的不二之选。
史上最“廉价”的定情信物,却满载爱与浪漫
有人认为,送给对象的礼物一定要贵重,才是真情实感的表达。然而当一件多年前的木质文物出土后,则令世人为之动容。
这件文物很简单,就是一个圆形木块,在木块的两面分别刻有“忠”“情”二字,既不是名贵材料,也没有华丽雕饰,现藏于甘肃简牍博物馆。
专家猜测,汉代民众大多不识字,刻字之人更可能是一位有文化的官吏,可能在是随身使用的器皿盖上刻下所思所想。“情”字在汉简中并不常见,很有可能是作为爱情信物,象征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在甘肃简牍博物馆,还藏有一枚简牍,上书“敦煌寿陵里赵负趣自言,夫訢为千秋燧长,往遗衣用,以令出关。”
专家介绍,这是在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一份出关“申请书”。这位女子的丈夫在玉门关外值戍,她在立冬前请求出关,为丈夫送御寒衣服。
也难怪有网友看到文物后感慨道:“河西走廊朔风如刀,却斩不断儿女情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ly/13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