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

悲情帝王李煜,一首虞美人诠释了他的一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map.html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乱世才子,说的应该就是李煜吧,《虞美人》之后,再无李煜!公元年,五代十国时期后晋二年,此时中国大地,被划分的四分五裂,北边屏障——燕云十六州已经被石敬瑭这个“儿皇帝”拱手送给契丹,导致北方边境战乱不断;这一年,十国割据政权中南汉,内部发生兵变,交州岌岌可危;这一年,十国之一的南吴,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皇帝杨溥时刻准备着禅位,而接受禅位的,正是南唐开国皇帝李昪,而此时的李昪,并没有恢复李姓,依旧用着养父为他改的名字“徐知诰”;这一年,徐知诰建立了北齐政权,也就是南唐的前身,他在等着合适的机会,篡位夺帝;这一年,七月初七,乞巧节,北齐王宫的后宫中,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声,一名婴儿诞生了,这便是徐知诰的孙子,李璟的第六个儿子,后来的南唐后主李煜。这一年十月,南吴皇帝杨溥禅位,徐知诰受禅称帝,此时的国号,仍然是“齐”。南唐后主李煜剧照李煜的一生,见证了南唐的兴衰李煜的出生,见证了南唐的建立;李煜的被俘,宣告了南唐的灭亡。他的一生,见证了南唐的兴衰存亡!南唐的兴公元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李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李昪在位6年,于公元年病逝。李昪在位期间,军事上对外坚持弭兵休战,与吴越和解,以保境安民,对内则兴利除弊;政治上,礼贤下士,并能虚心纳谏,实行轻徭薄赋政策;文教上,重视教育,建置学馆。在李昪的统治下,南唐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在当时多个割据政权中,南唐的实力可以称为“老大”。公元年,李昪的长子李璟继位。李璟一继位,便开始对外用兵,靠着父亲留下来的家底和休养生息的军队,于公元年,将处于今福建一带的闽国攻灭,又在公元年,将处于今湖南一带的南楚攻灭。这在当时,很是威风,也使得南唐的疆土面积,在当时的割据政权中最大。然而,连年对外战争,加之李璟生活奢靡,国力也开始削弱,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政治上用人的失误,使得南唐政治腐败。至此,南唐开始走下坡路了。南唐的兴,也就告一段落了。南唐疆土南唐的衰公元年,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病逝,郭威的养子柴荣继位。柴荣是一位有着远大抱负的皇帝,立志“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所以,继位没多久,就开始了对外的战争。公元年,后周开始对南唐发动战争,此时的南唐,已经无力抵抗后周的进攻,接连失地。此时的李璟,为了让后周放过自己,甘愿割让长江以北的土地给后周,并且主动削去帝号,称“唐国主”。画江以为界,五月,景下令去帝号,称国主,奉周正朔,时显德五年也。长江以北土地的割让,更让南唐不堪一击。南唐的首都是金陵,而金陵这个地方,战略位置很是重要。既靠着长江天险,又处于经济最发达的江淮东南地区的中心。在李昪建立南唐之初,南唐边境和中原的政权隔着淮水,而南唐首都金陵又在长江以南,所以那时就算中原的政权想要攻打金陵,也要跨过至少两个州才能到达长江。而如今,李璟将长江以北的地区送给北周,南唐的首都金陵就成了前线城市,成了靠近虎口最肥的那块肉。南唐在北周时期疆土变化公元年,后周将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朝。此时的北方,虽然帝王已换,但国势依然如日中天,而南唐李璟如尊后周一样,尊赵匡胤为帝,自己为“唐国主”。《三国演义》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李煜继位时,也就是公元年,是五代十国的后期,他所面临的天下大势,正处于一个分久必合的过程中。李煜接手的,只不过是他父亲留给他的“烂摊子”。李煜即位后,奉宋正朔,并于公元年,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降低朝中一切体制。李煜的降级示尊,并没有让宋朝放弃收复南唐。元年,煜上表乞呼名,诏不许。公元年,宋朝开始发动对南唐的进攻。李煜奋力抵抗,依然没有抵抗住大宋的进攻。公元年,随着金陵的失守,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随后,李煜也被赵匡胤掳走了。赵匡胤剧照《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诠释了李煜的一生虞美人03:40来自清蒸历史77《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李煜被困宋朝时所作。公元年的七夕,也是李煜41岁生日,此时距离他国破家亡已有三年,异国他乡寄人篱下的生活,让他悔恨,忧郁。于是,在他生日之际,便在住所聚会后妃,作《虞美人》追思往事、怀念故国。而这首词,成了李煜的落幕之作,也诠释了他的一生。《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少年时代——雕栏玉砌、朱颜雕栏玉砌:即雕花的栏杆和玉石砌成的台阶,这里泛指南唐宫殿。朱颜:红颜,年轻的容颜,指美人。李煜少年时代,正是南唐最富裕的时期。生于深宫之中,年幼生活的全部便是宫廷的繁华和奢靡的享乐,自由自在。“雕栏玉砌”,是他从小生活的环境,而“朱颜”是他身边的佳人。尝于宫中以销金红罗幕其壁,以白银钉、玳瑁押之,又以绿钿刷隔眼,糊以红罗,种梅花于其外。又以绿钿刷隔眼,糊以红罗,种梅花于其外;又于花间设彩画小木亭子,才容二座。煜与爱姬周氏对酌于其中。如是数处。李后主每春盛时,梁栋窗壁柱栱阶砌,并作隔筒密插杂花,榜日锦泪天。这时的李煜,纯净。他享受着宫闱之乐、闺房之趣。他还不明白,命运赠予他的一切,都是明码标价。李煜夫人剧照李煜的青年时代——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花年年开放,秋月年年明亮,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在过去的岁月里,有太多令人伤心难过的往事。这个曾经无比快活的文艺青年,回想往事,却自问“何时了”,这便是李煜被困宋朝的真实写照,是他曾经面对北方宋朝的威胁却束手无策的映射。随着年龄的增加,李煜也长大了,此时的皇帝,是他的父亲李璟。李璟在南唐烈祖李昪梓宫前盟誓,相约帝位兄弟相传,所以,李璟即位后,封弟弟李景遂为皇太弟,这也造成了南唐皇家内部的叔侄争储。“叔”指李景遂,“子”便是李璟的长子李弘冀。李煜了解自己的哥哥李弘冀,虽然沉默寡言,却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但生性猜忌,一直渴望那至高无上的皇权。“貌有其表”的李煜,自然也遭来了哥哥的猜忌。李煜为避祸,醉心经籍、不问政事,自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无意争位。奈何命运总是捉弄人,叔侄之争的最后结果是叔叔李景遂被害死,侄子李弘冀受惊吓而死。李煜的不问政事让李璟很是欣赏,公元年,李煜被封为太子,于公元年继位,并给自己改名李煜。煜,光耀,明亮的意思。他见过南唐的繁荣昌盛,享受过悠闲享乐的生活,而如今的南唐,风雨飘摇,一片凋敝。他的天空,从此也阴云密布。他希望自己犹如黑暗中的一丝光明,照亮国家前进的道路,给予国家希望,人民希望。然而,那时的他,只能成为“主”,而这个“主”,也只是在他南唐国内,当家做主。在对外一切事物决策上,他就必须听从赵匡胤这个“大主子”。如今,寄人篱下的李煜,回忆过去,往事如滔滔江水,浮现在他眼前。李弘冀剧照往事之一:金鸡仪式李煜登基时,搞了个金鸡仪式,这个仪式,是南唐帝王登基的仪式。而这个仪式,却被宋太祖赵匡胤所知。他不满南唐的这个仪式,南唐既然已经俯首称臣,如今却搞帝王仪式。这件事情,虽然被南唐的一个官员以“怪鸟”仪式压了下来,但李煜仍然神情恍惚。“惟坚臣节,上表天朝,若曰稍易初心,辄萌异志,岂独不遵于祖礼,实当受谴于神明”。一封《即位上宋太祖表》到了赵匡胤那里,李煜甘愿用祖宗和神明表忠心,由此能看出李煜十分的恐慌。除此之外,“两千两金器,两万两银器,三万匹绫罗绸缎”厚礼随着《即位上宋太祖表》一同送到了赵匡胤那里。往事之二:时时贡,事事贡“金鸡仪式”大红包送出后,这种进贡也变成了南唐经常性的工作。“煜每闻朝廷出师克捷及嘉庆之事,必遣使犒师修贡。其大庆即更以买宴为名,别奉珍玩为献,吉凶大礼,皆别修贡助”。李煜对宋朝的进贡,直接导致了南唐后期的通货膨胀。而李煜这样做,无非就是想偏安于江南。李煜虽然不想当皇帝,但他也不甘将祖宗打下的基业拱手于他人。但他也从来没有想过,以武力摆脱屈辱的附属国地位。在他心里,南唐独立与否,不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他看重的,只是保住他的祖业,而不是奋起反抗,争雄天下,所以,面对大宋王朝居高临下的威逼,李煜能做的只有一再的卑躬屈膝,奉表修贡,希望能以此息事宁人,苟且偷生。但是,欲图霸业的宋太祖赵匡胤,根本不会就此罢手。往事之三:降制示尊李煜的父亲李璟虽然削去了帝号,但在各种政治礼仪方面,还是保持了皇帝的待遇。到了李煜就不同了。“太祖诏答焉,自景画江内附,周世宗贻书于景,至是,因煜之立,始下诏而不名。”从《宋史》这段话我们能看出,李璟时期,后周还是“贻书”,而到了李煜时期,就成了“诏书”,这明显就是皇帝对大臣的用语。显然,此时的李煜,在赵匡胤那里,就是个臣子。李煜明白赵匡胤的意思,以南唐此时的国力,李煜只能积极的配合赵匡胤。每次会见宋朝代表,李煜都会脱掉黄袍,改穿紫袍。李煜的服软认输,并没有打消掉赵匡胤想要统并南唐的意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动荡和“五代十国”的优胜劣汰,统一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和定势,历史选择了北宋,作为完成统一大业的执行者,而既不能整军经武又不能驭臣治国的李煜,不可能扭转历史趋势。往事之四:国破家亡公元年,宋朝开始攻打南唐,南唐首都金陵失守,李煜投降,南唐灭亡。一开始委曲求全,到后来扬言以死相抗的李煜,最终还是被戴上了李后主的帽子,做了宋太祖赵匡胤的俘虏。赵匡胤并没有杀他,而是给他一个“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的高帽。本来就国破家亡,如今又给他带这么一顶高帽,赵匡胤还时不时的对他指手画脚,这让心思细腻的李煜沉郁忧愁,痛苦不堪。才有了那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往事之五:高帽变绿帽就在李煜被抓到宋朝的第二年,宋太祖突然去世,他的死,也成了千古之谜。继位的是赵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对比于喜武的赵匡胤,宋太宗是一个饱读诗书的皇帝,因此他更能赏识李煜。所以他一继位,就把李煜那顶“违命侯”的高帽给摘掉了,并且还给了他许多钱,这让李煜的政治地位在表面上得到了提升。然而,赵光义是个贪图美色的恶魔,李煜的夫人小周后又是个绝世美人。所以,在李煜那顶高帽被摘掉后,赵光义又给他戴上了一顶绿帽子,李煜不敢怒也不敢言。宋朝疆土落幕之作——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楼昨夜又有东风吹来,登楼望月又忍不住回首故国。远在江南的家,对于挣扎在痛苦的深渊里的李煜来说,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地方。对故乡的思念,对如今处境的无可奈何,对往事的不堪回首,对亡国的感概和悲伤,在这首词中表现的淋漓至尽。而此时的皇帝赵光义,虽然在表面上故意显示自己的大度,但实际上却十分地阴险狠辣。他不仅没有为李煜带来阳光,而且还对他施加了更大的精神打击和折磨,将这位亡国君主推向了屈辱的深渊。面对生命中所不能承受的痛苦和耻辱,心思敏感的李煜,在生日之际,借着酒劲,做了那首《虞美人》,书写了他血汗斑斑的惨淡人生。而这首词,彻底激怒了赵光义,李煜也被送上了西去之路。公元年七月七日夜里,李煜在他住所里,欢度自己41岁生日,吟唱着《虞美人》,歌舞升平,把皇宫里的赵光义也惊动了。愤怒的赵光义,派自己的弟弟赵廷美带着一壶毒酒去看李煜。赵廷美是李煜的粉丝,赵廷美也并不知道哥哥给的是毒酒,而李煜出于对朋友的信任,饮下了这壶毒酒。至此,南唐最后一任皇帝李煜,在经受了非常巨大的精神痛苦后,又在非常巨大的肉体痛苦中死去。李煜肉体生命结束了,但他的艺术生命,在中国的文化史上永远高傲的活着。李煜的一生,充满了矛盾,生在帝王之家,却无帝王之志;登上国主地位,却无国主之心;身处国君之尊,却怀赤子之情;欲保做人尊严,却又懦弱怕死;身陷囹圄之中,却又不忌讳言辞。李煜矛盾的性格,造就了他悲情的一生,而这种悲情,又成就了他诗词的魅力。李煜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ly/13660.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