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

中国名窑建窑紫色百合香


中国名窑-建窑,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建窑以烧造黑釉瓷器驰名中外。尤其建窑的小碗最为多见。建窑的兔毫釉和油滴釉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紫色百合香为您详细介绍建窑-知识综述,使您通过简练的语言,了解建窑悠久而深厚的历史和瓷器艺术特点。一、建窑-基本概况建窑,中国名窑之一,也称之为“建安窑”、“乌泥窑”。建窑因处于古建州,因此而得名建窑。其中心窑址位于我国福建建阳水吉镇。建窑于晚唐五代时期始烧,两宋时期非常鼎盛,元代中后期趋于衰落状态,明代停止烧造。建窑以烧造黑釉瓷器著称于世,当时全国至少三分之一的窑厂都有生产黑釉瓷,从而形成了庞大的建窑系。二、建窑瓷器-兔毫釉与油滴釉建窑黑釉瓷,器物内外均施釉,釉面形成的窑变花釉,中间有自然形成的丝丝条状,非常像兔毛,因此又称之为兔毫釉。兔毫釉属于结晶釉之一,是黑釉瓷特殊的一个品种。底部刻有“供御”和“进盏”等款都是为宫廷所烧造的。油滴釉与兔毫釉不同,釉面上分布着不规则的银灰色金属小圆点,这些小圆点像油滴一样,犹如天上的繁星般,因此又称之为油滴釉。三、建窑瓷器-茶盏盛行由于宋代崇尚饮茶之风,斗茶风尚,因此茶盏非常盛行。宋人喜爱斗茶,所以黑色的茶盏自然比其他颜色要合适得多,尤其是建窑茶盏最有名气。建窑茶盏造型古朴大方,浑厚庄重。建窑茶盏的釉色十分丰富,既有纯黑的黑釉,还有青黑釉、兔毫釉、油滴釉、鹧鸪斑釉、玳瑁釉、贴花釉和杂色釉等,这是因为单一的黑色并不能博得大众的喜爱和推崇,所以当时的窑工绞尽脑汁地想到了创烧富有变化的结晶釉或者窑变花釉,可以避免单一的色泽带来的沉重压抑之感。四、建窑瓷器-工艺特征建窑的工艺特征,最为重要的是对温度火候的掌控。烧到一定的温度就要开始降温,让釉液在自然状态下流淌,并形成特色的釉面,如兔毫釉、油滴釉等,而这也是建窑瓷器最为典型的工艺特征。五、建窑瓷器-工艺流程建窑的烧造工序非常繁琐和复杂,主要是需要经过13道严格的工序才能成功地制成器物。这13道工序一般是:1.选土、选矿2.碎土3.淘洗过滤4.陈腐5.练泥揉泥6.制坯7.修坯8.素烧9.配釉10.上釉11.装窑12.焙烧13.出窑六、建窑黑釉瓷器与吉州窑黑釉瓷器-典型区分建窑-黑釉瓷器釉色肥厚,窑变内外相同,多趋于向碗底集中,黑釉不带褐色,黑釉的油滴是自然形成的珠光。吉州窑-黑釉瓷器釉色并不肥厚,窑变内外并不相同,外部窑变弱,内部窑变大,黑釉闪现浓淡不一的褐色。七、建窑瓷器-国内仿制由于建窑的大肆兴盛,邻近的一些窑口也纷纷仿制建窑的黑釉瓷器。这些窑口主要是福建武夷山遇林亭窑、福建闽江上游的南平市太平乡茶洋窑、福建省福清市的东张窑、江西景德镇湖田窑等。八、建窑瓷器-海外影响建窑所产的黑釉“茶盏”深受多国地区茶道文化的特别重视。其中,建窑黑釉产品对国外影响最大的就是日本,日本人眼中的天目碗就是最好的代表,日本把宋代的黑釉瓷器奉若至宝。九、建窑瓷器-精品书籍推荐以下为您推荐的这款书籍,从建窑的特征、建窑的兴衰、宋元仿制、远销海外、现代仿制、名品鉴赏等多方面,全方位讲述建窑瓷器最全面的知识,是您学习建窑瓷器比较不错的一本好书!中国古代名窑:建窑京东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73.6购买我是紫色百合香,请您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ly/13930.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