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

我的想匠生活中國陶藝的歷史及其工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我們又見面了!還記得上一期講到哪嗎?

好像是……講到瓷器出現了?

對,東漢時期中國瓷器正式燒成了。

知道你們都忘記了,想重溫的話點擊下方標題吧。

中國陶藝的歷史及其工藝

~上篇:新石器時代—南朝篇~

北朝-隋-唐

到了隋代

誕生了另一種重要的品種——

「白瓷」

北朝

鉛褐釉印花人物紋扁瓶

故宮博物院藏

??????

北朝時我國與中亞、西域諸國往來較多,關係比較密切,因此,西域的一些裝飾圖案如聯珠紋、忍冬紋等就出現在瓷器上,成為一種常見的紋飾,西域人物也成為瓷器的裝飾題材,這些都反映了當時我國中原地區和西域少數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歷史背景。此瓶人物形象生動逼真,為研究當時我國的樂舞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淮南窯青釉劃花蓮瓣紋四系盤口瓶

故宮博物院藏

??????

此瓶可以看出多種紋飾,釉下紋飾為劃花和印花,頸、肩部均戳印圓圈紋,肩部有兩道劃花紋飾,上為覆蓮瓣紋,下為忍冬紋,腹部三道劃花紋飾,上下均為覆蓮瓣紋,中為忍冬紋,每層紋飾間均以弦紋相隔。

白瓷雙腹龍柄傳瓶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北齊范粹墓出土的白瓷是我國至今所見最早的白瓷。此器出土於隋代的李靜訓墓,亦是現存最早發現的白瓷之一。

此器兩瓶身相聯,肩部左右兩側各塑一修長的龍形柄,龍首探入瓶口內,似在貪婪地吸吮瓶中的玉液瓊漿。

而唐代則奠定了

「南青北白」的局面

越窯青釉花瓣口碗

故宮博物院藏

??????

越窯是唐、五代及北宋初期 的瓷窯。唐代中期以後越窯產品的品質逐漸提高,有「類玉」、「類冰」及「千峰翠色」之譽。至晚唐,越窯更加興盛,其中碗的形式很豐富,有荷葉、海棠和葵瓣形,還有仿金銀器造型者。此花瓣口碗為越窯具有代表性的佳品。

越窯青釉八棱瓶

故宮博物院藏

??????

此物的用途是做洗手用的淨水瓶。晚唐至宋初越窯的優質青瓷被稱為「秘色瓷」。這些秘色瓷色澤綠黃,晶瑩潤澤,非常精美。因為釉藥配方、製作工藝保密,今天認為「秘色瓷」就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

青釉鳯首龍柄壺

故宮博物院藏

??????

唐代以前所未見的新的風格樣式,是一件有代表性的北方產品。吸收波斯薩珊朝金銀器的造型,又融入了我國傳統的龍鳳裝飾藝術。

白瓷的出現是奠定於青瓷的基礎上,青瓷和白瓷在製作技巧上基本相同,兩者 的差別是胎土原料和釉的顏色。

除了青瓷白瓷

唐代也盛行其他不同品種

黑瓷、黃瓷、花瓷、

絞胎瓷、彩繪瓷、三彩釉陶等

魯山窯花瓷腰鼓

故宮博物院藏

??????

花瓷是唐代新出現的品種,是人工有意在深色釉上飾以淺色斑塊,或在淺色釉上飾以深色斑塊,一般有規則狀排列。

此腰鼓造型碩大規整,線條柔和,紋飾奔放,通體漆黑明亮的黑釉與變幻多姿的藍白色釉斑相互襯托,如雲霞飄渺,似水墨渾融。

鞏義窯絞胎枕

故宮博物院藏

??????

「絞胎」是用兩種不同顏色的胎土相間揉和在一起,或直接用以拉坯成型,或切片用作堆貼、鑲嵌之用,成型的瓷器胚胎呈現兩色圖案,最後上釉燒成。

長沙窯青釉褐綠彩花卉紋瓷枕

長沙博物館藏

??????

唐代是中國彩繪瓷器大規模生產的開端,分為釉上彩和釉下彩。明清時代發展了更豐富的彩繪瓷品種。

三彩胡人牽駱駝俑

故宮博物院藏

??????

三彩是沿襲漢代的釉陶,盛行於唐代的一種低溫釉陶器。釉彩有黃、綠、白、褐、藍、黑等色彩,而以黃、綠、白三色為主,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唐三彩」。

「胡人」是古代漢人對西北少數民族的稱呼。唐代時絲綢之路路更加繁榮,商隊絡繹不絕。駱駝是商客的坐騎,也是托運物資的工具。墓中以胡人牽駝俑作為隨葬品,是對唐代現實生活的生動反映。

突擊測試,看圖猜時代。

提示:以上介紹過的時代都有可能喔:北朝、隋、唐。

??????

白釉龍柄聯腹傳瓶

天津博物館藏

相同造型的瓶子還有一件珍藏於國家博物館,與天津博物館所藏瓷瓶尺寸相若,國博那件出土於隋李靜訓墓,然而卻無刻款,因此天博這件更顯珍貴。

??????

秘色瓷盤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過去秘色瓷僅見於文獻記載,年在 的佛塔地宮——陝西省寶雞市法門寺地宮出土了13件秘色瓷,是世界上發現有碑文記載證實的最早、最精美的宮廷瓷器。

??????

北朝

青釉蓮花尊

故宮博物院藏

北朝時期佛教盛行,這件仰覆蓮花尊使用了飛天、寶相花、菩提葉、蓮花等佛教裝飾題材,反映了佛教藝術對北方陶瓷的影響。

??????

三彩蓋罐

故宮博物院藏

此件三彩蓋罐是唐三彩的代表作,釉彩鮮明亮麗,紋飾仿唐代流行的蠟纈染織物的圖案紋樣。尤其是此罐器型完整,更為難得。

宋代開始

除了民間專門生產陶瓷器的「窯場」

即「民窯」外

還出現了「官窯」制度

「窯」是指生產陶瓷器的「窯場」

「窯系」是指以某一個窯場為中心

與其他生產相同或相似瓷器品種的

窯場所形成的體系

每個窯場所生產的陶瓷器都各有不同特徵。

顧名思義,民窯是民間的窯場,官窯是官府朝廷的窯場。

民窯中出現的八大窯系

北宋越窯系

越窯青瓷蓮瓣紋鉢

浙江省博物館藏

??????

越窯系主要集中在南方浙江地區,在唐代為頂峰時期,北宋時更注重紋飾,外壁刻劃蓮花瓣紋是特色之一。越窯青瓷呈青黃色,其以胎質細膩、造型典雅、青釉瑩瑩、質如碧玉而著稱於世。

北宋耀州窯系

耀州窯青釉刻花嬰戲紋碗

故宮博物院藏

??????

以陝西為中心,河南、廣東、廣西都有分佈。北宋中期以後,耀州窯瓷器品種更為豐富,劃花、印花技術相繼興起,產品品質進一步提高。嬰戲紋題材裝飾流行。

南宋龍泉窯系

龍泉窯青瓷蓮瓣紋碗

浙江省博物館藏

??????

北宋龍泉窯系代表中國南方系統的青瓷,以浙江為中心。宋代時生產技術提高,窯場增多,產品胎質細膩,釉透明性較強,釉色為淡清中泛灰。「開片」和「紫口鐵足」為其產品特色。

北宋定窯系

定窯白釉刻花牡丹紋盤

故宮博物院藏

??????

以河北為中心,在山西、四川都有分佈。定窯燒造白瓷始於唐代,在色調上屬於暖白色,細薄潤滑的釉面白中微閃黃,同時運用了印花、刻花、劃花等裝飾技法,給人以溫潤恬靜的美感。使用「支圈疊燒法」,口沿無釉,稱為「芒口」,是宋定窯產品的特色。

宋磁州窯系

磁州窯白地黑花花卉紋梅瓶

故宮博物院藏

??????

磁州窯系是北方產量 的窯系,以河北為中心,亦分佈於河南、山西。顯著特點是主要以黑白兩色構成,裝飾效果類似中國傳統的水墨畫。磁州窯系的裝飾藝術開創了我國瓷器彩繪裝飾的新途徑。

北宋景德鎮窯系

景德鎮窯青白釉刻花嬰戲紋碗

故宮博物院藏

??????

以江西景德鎮為中心,窯場主要分佈在江西、廣東、福建幾省。青白瓷是北宋新出現的品種,也叫「影青瓷」,釉色白中透青。景德鎮燒造青白釉瓷的窯廠很多,以湖田窯規模 ,其產品種類豐富,品質精良, 代表性。

北宋鈞窯系

鈞窯玫瑰紫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

故宮博物院藏

??????

河南為中心,窯變釉瓷器為鈞窯產品的特色。因窯變瓷器的釉料比普通青瓷多出不同的化學元素,在燒製後成品絢麗多彩。這種釉色的燒成是北宋河南禹縣鈞窯工匠的創舉。

不是說有八大窯系嗎?

以上只有七系啊,還有一系呢?

別着急,別着急,還沒說完呢~

還有一個窯系

是由宋代福建的建窯系

出產的黑釉茶具 代表性

宋建窯

黑釉兔毫盞

故宮博物院藏

??????

黑釉碗的內外壁都有細長的絲毛狀斑紋,有的金黃色,有的銀白色,很像兔毛。

宋建窯

黑釉醬斑碗

福建博物院藏

??????

內壁黑釉間有放射狀醬褐色羽狀斑紋,外壁黑釉有醬褐斑。

宋建窯

油滴盞

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藏

??????

北宋龍泉窯系代表中國南方系統的青瓷,以浙江為中心。宋代時生產技術提高,窯場增多,產品胎質細膩,釉透明性較強,釉色為淡清中泛灰。「開片」和「紫口鐵足」為其產品特色。

宋建窯

曜變天目

左至右分別為

京都大德寺龍光院藏、日本靜嘉堂美術館藏、

大阪藤田美術館藏

??????

在黑釉碗的油滴狀斑點周圍有一圈藍色的窯變,形如日暈。曜變盞是建窯生產的絕品,很少見。這三件為日本傳世品。天目為日本對建窯盞的稱呼。

宋吉州窯

木葉紋盞

上海博物館藏

??????

在黑釉碗內有一片金黃色的樹葉作裝飾,樹葉筋脈清晰可見,很象葉子自然飄落於碗內。木葉紋碗是江西吉州窯的特色產品。

宋吉州窯

玳瑁釉盞

中國茶葉博物館藏

??????

黑釉中的大小不等的斑塊,形狀不規則,有黃色,亦有窯變的藍白色,混合交織在一起,很像玳瑁的硬殼,故名。玳瑁斑盞以吉州窯產品最 。

宋吉州窯

剪紙貼花吉語盞

江西省博物館藏

??????

黑釉茶盞的內壁出現剪紙圖案,圖案有飛鳳、蝴蝶、花卉等。剪紙貼花盞是吉州窯的特色產品。

突擊測試,看圖猜窯系。

提示:以上介紹過的宋代八大窯系:越窯系、耀州窯系、龍泉窯系、定窯系、磁州窯系、景德鎮窯系、鈞窯系、建窯系。

??????

宋定窯系

定窯白釉印牡丹花紋盤

天津博物館藏

宋代時定窯碗盤類產品特色是「芒口」,因使用了支圈覆燒法,即碗、盤等扣放在支圈上,疊置若干放於匣缽中燒造。其產品特徵是胎體薄、圈足矮,通體施滿釉,唯口沿處無釉。

??????

宋建窯系

建窯黑釉兔毫盞

故宮博物院藏

黑釉茶盞襯托白色茶沫最適宜鬥茶,因而受到鬥茶者的喜愛。南、北方瓷窯大量燒製黑釉茶盞,尤以福建北部地區最為突出,福建建窯黑釉茶盞一度曾為宮廷御用。

??????

宋鈞窯系

鈞窯玫瑰紫釉葵式三足洗

天津博物館藏

窯變釉最早可追溯到隋代,安徽淮南窯青瓷曾出現紫翠色的窯變。起初,窯中出現窯變被視為不祥之兆,尤其是官窯中出現窯變,更會被認為影響國運,往往會被砸碎掩埋。隨著人們對窯變釉的深入瞭解,窯變的缺陷美也逐漸得到人們的肯定與喜愛。

??????

南宋龍泉窯系

龍泉窯青瓷梅瓶

浙江省博物館藏

「開片」和「紫口鐵足」是該窯特色。

「開片」本為瓷器釉面的一種自然開裂現象,後來人們掌握了開裂的規律,成為瓷器的一種特殊裝飾。

「紫口鐵足」指口沿處釉層較薄,泛出比黑胎稍淺的紫色,燒製的時候用墊餅墊在器物下,因此器物底部不施釉,露出鐵黑色的胎體。

原來一千年前就有這麼好看的陶藝品,每個朝代都有不同特色呢。

預告一下,下期的「下篇」是元、明、清(好像都猜到了),元明清的瓷器又是怎樣的呢,敬請期待。

文案:路比

排版:路比

資料來源於以下官網(侵刪):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天津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溫州博物館、福建博物院、中國茶葉博物館

校對:康妮

記得點"在看"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ly/5737.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