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

志钧瓷坊探寻河南天目瓷


一日,参加茶会,一茶友拿出他随身携带的天目盏,引得众人一片赞叹。

我平素也不讲究茶器,更是不觉得这黑黝黝的小碗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茶会结束后,身边的另一位朋友说,朋友用的是河南产的鹧鸪斑的天目盏,在日本就是国宝。

我一下子就开始好奇,我通过查资料、走访朋友,竟然对此痴迷了起来。

“天目瓷”是黑瓷的另一种称呼,在烧制后,会窑变出银丝兔毫、玳瑁斑、鹧鸪斑、油滴斑等纹理效果。黑瓷怎么也会窑变呢?我专程请教一位老师,老师解释说,这和它的原料还有烧制过程有很大的关系。

▲日本国宝天目

宋代的斗茶神器

说到天目盏还得从饮茶说起,从北宋起开始流行“斗茶”,怎么个斗法呢?

据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襄《茶录》的记述,斗茶要先斗茶色, 的茶色是青白的,而且茶汤要清,不能在茶盏内留下水痕。黑色衬映白色,所以天目盏就成了当时斗茶的 用品。在蔡襄的试茶诗中有“兔毫紫瓯新,蟹眼清泉煮”。“兔毫紫瓯”应是指有兔毫纹理的天目盏。

到了北宋末年,“斗茶”已经风靡天下,宋徽宗也非常喜欢这项风雅的活动,在他的《大观茶论》里就有“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足见当时对斗茶的推崇。

斗茶怎么能没有好茶碗,所以天目盏的需求就扩大了,上至宫苑朱门,下至勾栏酒肆。这一点从《宣和遗事》“政和二年……又以惠山泉,建溪异毫盏,烹新贡太平嘉瑞茶,赐蔡京饮之”中也得到了印证。据记载宋代黑瓷产量甚巨,在陶瓷考古中的记录中,基本上宋代古窑址都曾出土过黑瓷标本。河南的天目瓷生产也比较繁荣,禹州、鲁山、汝州、郏县境内的窑厂更是星罗棋布,北到安阳,南到内乡(即邓州窑)。

▲宋代玳瑁天目盏

天目盏一直都是收藏的黑马

周先生从事陶瓷收藏十余年,天目盏是他比较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ly/8821.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