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

它们能出现在惠州,都是奇迹


白癜风的诊断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10/5832166.html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无疑是最珍贵的东西,对动物来说同样如此;而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人类捕猎等原因,不少的动物都濒临灭绝。于是国际上将每年的今天,也就是4月8日定为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以告别那些永远消逝的生命,也提醒我们珍惜现如今所拥有的生灵。

珍稀动物是指

在自然界较为稀有和珍贵的动物,

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

生活在惠州的珍稀动物吧!

01

绿海龟

年4月1日,在惠东海龟 自然保护区驯养中心的人工沙滩上,一只雌性绿海龟用健硕的后肢在沙滩上挖了个坑,开始产卵。这是该保护区今年首次迎来绿海龟上岸产卵,也是自年海龟全人工繁殖成功后,连续5年成功诱导绿海龟产卵。

广东惠东海龟 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的珍贵画面△

广东惠东海龟 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今年首次公开绿海龟下蛋瞬间东江传媒网 首发△

海龟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地球上已生存约2.5亿年,被誉为活化石。世界上现存海龟仅有2科5属7种,我国有绿海龟、玳瑁、蠵龟、太平洋丽龟和棱皮龟5种,惠东港口海龟 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绿海龟。绿海龟,幼年比较偏向肉食,成年之后则完全改为素食,以海床底部的海草和藻类为食,从而导致大量色素在他们体内积累,脂肪呈绿色,因而得名“绿海龟”。成年绿海龟遨游于大海中,有相对固定的栖息和觅食地,但在繁殖季节,便会洄游至出生地进行交配。

图源:广东惠东海龟 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据悉,年7月24日,国内首例全人工繁殖产下的 窝海龟宝宝在惠东海龟保护区诞生,这标志着我国绿海龟人工繁殖取得圆满成功,填补了我国在绿海龟人工繁殖技术上的空白。

02

彩鹮

年3月23日,惠州市林科所科研人员因“潼湖湿地典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生态修复对策研究”项目实施需要,在对潼湖湿地鸟类进行日常动态监测过程中新发现一只在惠州市境内未曾记录的鸟类,经高级工程师(教授级)周纪刚、高级工程师徐斌两位专家确认,图片拍摄的这只鸟类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彩鹮(PlegadisFalcinellus)。

据了解,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一度宣布彩鹮在中国绝迹,它在中国的数量比它的近亲——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还少。而这次在惠州潼湖湿地新发现的彩鹮属于旅鸟。彩鹮在迁徙途中经过惠州,目前停留在潼湖湿地内觅食水生昆虫、小鱼等,待补充体力后将再次迁徙。

03

中华穿山甲

年3月12日晚上10时许,惠东西枝江源乌禽嶂中华穿山甲保护地巡护队工作人员巡逻时发现一对中华穿山甲正在觅食,随即用相机和手机拍下这一珍贵影像。

“中华穿山甲野外活动的影像十分珍贵,跟之前救助或放生时拍摄的影像截然不同。”惠东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通过林业系统搜索发现,这是我国大陆地区有记录以来,首次使用手持设备直接拍摄到中华穿山甲野外活动的生态影像。

年3月12日晚,工作人员拍摄到的中华穿山甲生态影像。图片:通讯员李成

有着多万年进化历史的“鲮鲤”(古称)之称的中华穿山甲是我国境内生存主要的穿山甲种类,《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在年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20年里中华穿山甲数量减少了90%。近年来,人们已经很难在野外看到穿山甲实体。年,我国将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一级。

年3月12日晚,工作人员拍摄到的中华穿山甲生态影像。图片:通讯员李成

04

黑脸琵鹭

年1月,惠州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一带首次发现并记录到黑脸琵鹭!黑脸琵鹭是全球濒危物种,全球仅记录余只!

黑脸琵鹭又名小琵鹭、黑面鹭、黑琵鹭、琵琶嘴鹭,因其扁平如匙状的长嘴与琵琶相似得名,因其为全球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已被ICBP列入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中国亦于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二类保护动物名录。

05

鬣羚

年1月,有市民在惠东一居民小区的地下停车库发现一只长相奇特、外形像山羊的动物。接到市民举报后,惠东县林业部门野生动物保护救助相关人员立刻赶往现场,经过上报专家确认,该动物为鬣羚,体重大概70-80斤,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图源:西子湖畔

鬣羚也叫明鬃羊,属牛科,典型林栖兽类,是亚洲东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典型动物之一,主要活动于海拔—米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或多岩石的杂灌林。因其最早是在印尼的苏门答腊被发现的,因此又叫苏门羚。它的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头像羊不是羊、尾像驴不是驴,人们据此将其与驯鹿、驼鹿和麋鹿一起称为“四不像”。

06

白鹇

年9月20日,在央视一套《秘境之眼》节目,介绍了生活在惠州市象头山上的白鹇。节目中,镜头拍摄着象头山的一处密林,不时有白鹇悠闲地在镜头前走过。这些珍贵的画面都是广东象头山 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野外放置的红外相机所摄。

白鹇是广东省省鸟,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象头山 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资源可持续利用科科长、工程师刘彩琴介绍,在象头山保护区,白鹇是优势物种之一,数量相当可观。白鹇经常出没在林相较好的常绿阔叶林中,保护区设置的红外相机能经常拍摄到白鹇,工作人员在野外也经常能遇到它们。

07

藏酋猴

年5月,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藏酋猴出没,成为目前已知藏酋猴最靠近热带、海拔 的发现点。此次发现将藏酋猴的中国分布区域南界从南岭继续南扩,这也是该保护区年成立以来首次发现藏酋猴,对研究、保护野生动物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藏酋猴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中国猕猴属中 的一种,成年猴体长61-72厘米,尾长7厘米左右,体重12-18千克。颜面部仔猴为肉色,幼年白色,成年鲜红,老年转为紫色具黑斑或为黑色。藏酋猴是中国特有种,分布于中部地区,东至浙江、福建,西到四川,北达秦岭南部,南界为南岭。

除了以上给大家介绍的这些珍稀动物以外,

我们所在的这片蓝天下,

还有千千万万和他们一样可爱的动物,

然而他们却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

请一起守护这些美丽的生灵,留住它们!

让人类不孤单,愿更多的动物被温柔以待!

来源:南方+、 直播室、惠州发布、西子湖畔、东江传媒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zz/10932.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