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皮肤病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403/8811351.html古代诗歌中的音韵有双声叠韵之说。所谓双声,简单的说就是诗歌中的相邻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就是双声。比如黄槐、绿柳等就是双声。叠韵,简单的说就是相邻两字的韵母、主要元音或者韵尾相同。比如蹉跎、铭记、玳瑁等。
从南朝沈约倡导声韵开始,延至唐代形成了讲究格律的律诗。律诗要求平仄、押韵、对仗等,由对仗又衍生出傍犯、蹉对、假对、双声、迭韵等等多种技巧。唐代诗人,尤其是以李杜为代表的盛唐诗人,虽然也使用这些技巧,但是只是把技巧作为手段和工具,最终是为吟咏性情服务的。
宋代很多诗人则把技巧当成了目的。所以会穷尽心思,追求技巧的高妙,而偏离了诗歌的宗旨。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批评这种现象,他说“近代诸公作奇特解会,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是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终篇,不知着到何在。”
严羽批评的“近代诸公”中,当然要包括宋代诗坛的领军人物-苏轼。因为苏轼两首与“双声叠韵”有关的诗,虽然这两首诗把双声叠韵用到了极致。但是读这两首诗,简直能把人逼疯。
先看第一首,《漫叟诗话》中称这首诗题目为《吃语诗》,《全宋诗》中收录的这首诗题目为《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两个题目结合起来看,这首诗当是苏轼题赠给一位王姓居士的,这个王居士可能有口吃的毛病。
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
江干高居坚关扃,
jiāng/gàn/gāo/jū/jiān/guān/jiōng
犍耕躬稼角挂经。
jiān/gēng/gōng/jià/jiǎo/guà/jīng
篙竿系舸菰交隔,
/gāo/gān/xì/gě/gū/jiāo/gé
笳鼓过军鸡狗惊。
/jiā/gǔ/guò/jūn/jī/gǒu/jīng
解襟顾景各箕踞,
/jiě/jīn/gù/jǐng/gè/jī/jù,
击剑赓歌几举觥。
/jī/jiàn/gēng/gē/jǐ/jǔ/gōng
荆笄供脍愧搅聒,
/jīng/jī/gòng/kuài/kuì/jiǎo/guō
乾锅更戛甘瓜羹。
/gān/guō/gèng/gā/gān/guā/gēng
根据拼音,可以很清晰的看出这首诗大量的运用双声迭韵,“居坚关”三个字既有双声又有迭韵。最后一句更是夸张到连续七字声母相同。
这首诗大概的意思是说,在江边高地上的一处居所大门紧闭,一头犍牛在低头耕田,牛角上挂着经书,一片茭白田的后面,一条小船停泊在那里,船上放着撑船的竹竿。一阵笳声鼓声传来,原来是有军队经过这里,嘈杂的声音,吓得鸡鸣狗跳。
几个朋友来到江边,解开衣襟,随意的坐在地上,低头看自己的影子。大家或击剑游戏或者诗歌唱答,并举杯畅饮。当布衣荆钗的女子给我们端上烧好的鱼肉时,我为我们的聒噪感到愧疚。大家都非常喜欢吃那份瓜作成的羹汤,以至于锅都刮干了,发出嘎嘎的声音。
苏轼还有一首类似的诗,与上面介绍的那首诗从字面和形式上来看都差不多。只是这首诗是一首和诗,正辅先生的原诗没有找到,实在是个遗憾。
戏和正辅一字韵。
故居剑阁隔锦官,
gùjūjiàngégéjǐnguān
柑果姜蕨交荆菅。
gānguǒjiāngjuéjiāojīngjiān
奇孤甘挂汲古绠,
qígūgānguàjígǔgěng
侥觊敢揭钩金竿。
yáojìgǎnjiēgōujīngān
已归耕稼供槁秸,
yǐguīgēngjiàgònggǎojiē
公贵干蛊高巾冠。
gōngguìgàngǔgāojīnguàn
改更句格各謇吃,
gǎigèngjùgégèjiǎnchī
姑固狡狯加间关。
gūgùjiǎokuàijiājiānguān
上面的两首诗,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两首绕口令。但是因为是大诗人苏东坡所写,所以又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这是两首练嘴皮子的歌谣。透过这两首诗可以看出宋代文人“以文字为诗”的负面影响,就是把诗歌当成了文字游戏。不过文字游戏能玩到这种程度的,古往今来,除苏轼之外还能有谁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zz/12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