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聚糖肽价格 https://m.39.net/pf/a_6086063.html说到江西,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红色文化可以说是江西的一大特色。再就是“瓷器”,景德镇的瓷器,现在依然流行于世。但这片土地上的国家文明却可以追溯到商代,尤其是三十多年前的“新干大洋洲商墓”大量青铜器的出土,向世人诉说着这片土地上曾经别具特色的青铜文化。自此,又过了二十多年后,“海昏侯墓”的发现、发掘,更表明了这片土地上曾发生过太多的故事。所以,到江西省历史博物馆里参观一番,你会为这片土地上曾经缤纷多样的璀璨文明所折服。年的时候,江西省博物馆开始进行一个“镇院之宝”的评选活动,历时两年左右时间。以当时所藏的20件精品文物为候选对象,全民参与。从中选出十个作为“镇院之宝”。在此期间“海昏侯墓”还在发掘之中,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墓中出土的精品文物没出现在评选名单之中。而年开始的“海昏侯墓”展览,展出的大量精品,很多都是可以达到“镇馆之宝”级别的。现在所讲的这十大“镇馆之宝”还是当初的评选活动确定的那十件精美文物。其中,有四件出土于“新干大洋洲商墓”。一、商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通高厘米,重78.5千克。甗(读”演“)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分上下两部分。上面为”甑“放食物,下面为”鬲“足空注水。这是现存的最大的青铜甗,有“甗王”之称。二、商双面神人青铜头像高53厘米,角距38.5厘米,重4.1千克。中间是空的,两面对称相合,形象半人半神。它是至今发现唯一的一件商代双面青铜头像。三、商伏鸟双尾青铜虎长53.5厘米、高25.5厘米,重6.2千克。此器中空,形似“虎尊”,但无盖无底。虎背上伏一小鸟。在“新干大洋洲墓”,出土的器物中,有很多“虎”的纹饰。“虎”可能是这一地区某些族群的“图腾”。四、商活环屈蹲羽人玉佩饰高8.7厘米,厚1.4厘米,三环通长4.6厘米。叶腊石质地,枣红色。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玉”羽人“。中国的陶瓷文化源远流长,江西省博物馆有三件“镇馆之宝”,反映了这片土地上曾经辉煌的陶瓷文化。五、东周云纹兽首提梁黑陶盉年出土于江西省贵溪县渔塘公社崖墓,为酒器,仿青铜盉。高19.8、口径7.2、足高5厘米。六、北宋吉州窑黑釉树叶纹碗年南昌市征集,口径14.8厘米,地径3.8厘米,高5.5厘米。呈斗笠形。“吉州窑”位于江西吉安永和镇,以黑釉瓷著称,其独创的“木叶天目”、“剪纸贴花天目”和“玳瑁天目”饮誉中外。此件笠式茶盏,是吉州窑的代表之作。七、元青花釉里红堆塑楼阁式人物谷仓年出土于江西省景德镇凌氏家族墓地。高29厘米,重3.27千克。属于冥器,谷仓模型。器物背面写有墓志,标明了墓主人的生卒日期。是中国唯一一件有明确纪年的楼阁式瓷仓,同时集多种釉彩技术于一体,代表了元代瓷器烧造技术的最高水平。剩下的三件“镇馆之宝”与政治权力等级相关——服饰、印玺。八、北宋御仙花金带板年出土于遂川县枚江郭知章墓,黄金制成。重克,由13个部件组成。带板从官员服饰上反映了古代的官阶制度。这是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等级最高的北宋黄金带板,有“宋代第一带”的美誉。郭知章,是唐代大将郭子仪的11世孙,在北宋四朝为官。九、四爪团龙纹黄锦袍年出土于南城县岳口乡明朝益宣王夫妇合葬墓。长厘米,通宽厘米。此袍原为益宣王朱翊引所用,做工精美,是研究明朝皇家服饰制度的重要材料。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zz/14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