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

王勃劫后余生悟透人生写诗一首,点醒无数世


擅长临床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yyzj/260588.html

生于初唐时期的诗人王勃,在唐朝几百年的历史中,并不算一个特别耀眼的存在,对于现代人来说,唐朝时期的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这些才算是顶流人物。但在文学史上,王勃却算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王勃少年成才,6岁时就能作诗,9岁读颜师古注的《汉书》后能指出其错误之处,并编撰成卷,14岁左右在长安学医。几年后回到家乡积极入仕,未及弱冠,唐高宗读其文章,称王勃为”大唐奇才“。

王勃的骈文名扬古今,一篇《滕王阁序》更是被称作”千古第一骈文“。22岁时,在他任虢州参军期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他将罪犯藏匿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便杀死曹达以了其事,结果因此而犯了死罪。王勃的父亲被牵连,贬官至交趾令。后来遇大赦,王勃免了死罪。经过这次的死里逃生他猛然醒悟,好像突然明白了人生的哲理,于是写下了一首诗。

《落花落》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

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

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

落花飞,燎乱入中帷。

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

落花度,氛氲绕高树。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顾。

绮阁青台静且闲,罗袂红巾复往还。

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

试复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间。

与君落花院,台上起双鬟。

这首诗以落花为意象,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动态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既绚烂又忧伤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落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衰败,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美好时光的短暂。

在《落花落》中,王勃通过对落花的描写,象征了生命的无常。落花虽然美丽,却无法抵挡时间的流逝和自然规律的更迭。诗中的“落花落,落花纷漠漠”展现了花朵随风飘散的场景,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而“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春天虽然充满生机,但人们却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青春终将逝去。

王勃在诗中也表达了对光阴宝贵的认识。通过“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的表述,诗人意识到青春年华是一去不复返的,人生的黄金时期难以再次到来。这种对时间的珍惜和对光阴的感慨,使得王勃在诗中流露出对每一个瞬间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王勃的《落花落》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的“试复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间”反映了诗人对把握当下、享受生活的态度。尽管生命无常,光阴宝贵,但王勃仍然鼓励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尽情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zz/14712.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