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龙,其原型究竟是哪一种动物,历来众说纷纭,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一文中认为龙并不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种生物,而是图腾崇拜中的一种虚拟生物,并且龙是由多种图腾融合而成的,龙的基本形态是蛇,以蛇为图腾的部落在当时是最强大的,融合了其他的部落,于是,蛇就演变为了龙,有了鱼的鳞、鹿的角、马的头、兽类的四肢、鬣的尾等等。
宋代绘画作品中的龙
闻一多先生的说法,对于龙之原型的探讨,在当时可谓是开启了一种新的思路,但是,在后来的考古发现中,并无多少证据证明龙是由多种图腾融合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虚拟生物的说法。
在中国古代的文化里,龙是一种水生生物,如《左传》里有“龙,水物也”的记载,《国语》里则说:“水之怪曰龙。”龙不仅是水生生物,而且还能行云雨,这些特征与蛇的特征是不相符的,蛇并不是长期生活在水中的,大部分的蛇都是生活在陆地的丛林里,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蛇与雷电、云雨并无多少关联。所以,龙之原型为蛇的说法,值得商榷。
战国时期的《人物御龙图》
那么,龙的原型究竟是哪种动物呢?龙是水物,能行云雨,这一基本特征其实与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扬子鳄的特征密切相关,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鳄鱼,也是地球上现存的体型最小的鳄鱼之一,与扬子鳄的体型、外貌特征相似的鳄鱼是分布在美国的密西西比河鳄,但是,扬子鳄比密西西比河鳄还要温顺,鳄鱼一般都是生活在气候温暖湿润的低纬度地区,扬子鳄则生活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的纬度位置相对来说已经比较高了,体型小、性情温顺、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的鳄鱼已经不多了,因此,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扬子鳄也是十分珍贵的鳄鱼。
扬子鳄
为什么龙的很多特征与扬子鳄的特征相符呢? ,扬子鳄是水物,扬子鳄虽然也在陆地上活动,但是,它们主要是在水中生活,在水里捕食,这一点与大部分的蛇是不同的,有很多的蛇主要是在丛林里捕食;第二,扬子鳄可以与雷电、云雨等天气现象联系在一起,从某种程度来说,扬子鳄可以预测云雨,扬子鳄看上去很慵懒,白天常常处于半睡眠状态,眼睛紧闭,夜间才出来捕食,一年当中,大部分的时间又处于冬眠状态,每年的十月下旬,扬子鳄就开始冬眠了,一直等到第二年的四月份才开始出来活动,扬子鳄虽然看上去很懒,但是,到了夏季,每当气压下降之时,扬子鳄即发出如同雷鸣般的“隆隆”吼叫声,扬子鳄“雷鸣”之时,必然会风雨交加,扬子鳄数量多时,一起吼叫,令人感到有些害怕,因此,古人误认为扬子鳄能够行风雨,扬子鳄的这一特征与龙的特征非常相似,龙之原型很有可能即是扬子鳄;第三,扬子鳄的性情非常温顺,与一般的鳄鱼不同,扬子鳄很少主动攻击人类,也不吃大型的牲畜,只会捕食鸡、鸭等小型的家禽,扬子鳄的性情其实与龙非常的相似,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龙与西方神话传说中的龙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中国的龙是祥瑞的象征,扬子鳄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也不捕食牛、马、羊等大型的牲畜,再加上能够“预知”风雨,它们与生活在热带地区的鳄鱼是不同的,也与美国的密西西比河鳄不同,大部分的鳄鱼都被人类视为不受欢迎的危险动物,在一个生态圈内,假如有鳄鱼存在的话,人类的聚落要远离鳄鱼,以免鳄鱼会攻击人类,扬子鳄可以与人类和谐相处,并不是不受欢迎,但是,它的吼叫声以及外貌特征会让人敬而远之,这一点与龙非常的相似,龙是祥瑞的象征,但是,会让人感到害怕,敬而远之,龙令人感到害怕,但是呢,却不会伤及人类,我们在中国古代的神话小说里,几乎看不到龙有意伤人的故事。
在水中活动的扬子鳄
扬子鳄看上去很温顺,但是会让人产生敬畏之心,然而要成为图腾崇拜中的龙,还需要另外一个元素的加入,那就是拥有飞翔的本领,扬子鳄本来是不会飞的,扬子鳄之所以能成为龙还与中国古代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盛行龙卷风相关,扬子鳄现在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部分地区,野生的扬子鳄数量可能已不足条,比大熊猫的数量还稀少,但是,历史时期,我国扬子鳄的分布范围是十分广泛的,数量也非常之多,在至年前,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亦有扬子鳄的分布,扬子鳄的栖息地最北端可达到北纬37度附近,今天的山东、河南等地都出土有扬子鳄的遗骨,后来,扬子鳄的分布范围之所以不断向南迁移,既与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强有关,也与气候逐渐变冷有关。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殷商时期,我国黄河流域的一幅图景:夏季来临以后,大量的扬子鳄生活在沼泽地带,每当气压下降、阴云密布、将要下雨之时,扬子鳄随即发出雷鸣般的“隆隆”吼叫声,伴随着扬子鳄的吼叫,天空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有时候还会刮起龙卷风,龙卷风呼啸而起,河流里的水被龙卷风带入了空中,恰似“龙吸水”,龙卷风的身影正好也与扬子鳄的身躯十分相似,似蛇形,古人误以为扬子鳄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久而久之,扬子鳄就被演变为了神话传说中的龙了,因此,扬子鳄能够成为“龙”,还与天气现象密切相关。
龙卷风
在后来的历史时期,地球上的气候逐渐转冷,我国黄河流域的沼泽越来越少了,扬子鳄逐渐南迁至长江流域,华北平原也很少刮龙卷风了,于是,人们就只知道神话传说中的龙可以呼风唤雨,而不知道龙与扬子鳄、龙卷风之间的联系了。
为什么有的老人声称自己看见过龙呢?其实都与扬子鳄、龙卷风相关,在晚清民国时期,人们无法用科学的方法解释龙卷风的成因,于是,龙卷风就被误认为是“龙吸水”,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每当雨季来临,河水暴涨之时,往往有扬子鳄随波逐流,当成群的扬子鳄出现在水中之时,因扬子鳄的头很像龙的头,鳞也很像龙的鳞,人们将扬子鳄误认为是龙,当然,有的时候,像中华鲟、长江鲟这样大型的鲟鱼过江之时,人们也往往将这些鲟鱼误认为是水中的龙。
密西西比河鳄
生活在我国的鳄鱼,一共有两种,除了扬子鳄以外,还有湾鳄,湾鳄其实就马来鳄,在中国古代,马来鳄也称之为鳄、湾鳄,扬子鳄则称之为鼍、猪婆龙、土龙,因此,龙的原型如果是鳄鱼的话,最有可能是扬子鳄。马来鳄在南宋以前,广泛分布于我国的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等地,我国现在已经没有野生的马来鳄了,马来鳄的分布范围已南迁东南亚,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岛屿之上有零星的分布,泰国已无野生马来鳄的栖息地,越南也很少能看到野生的马来鳄,马来鳄能够捕食野猪、狗、巨蜥等大型的动物,比扬子鳄要凶猛。
在池塘里活动的扬子鳄
扬子鳄的数量之所以会减少,还与明清时期的“伐蛟”活动有关,明清时期,随着美洲高产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的引进,我国南方地区有大量的山地被开垦成耕地,森林被砍伐之后,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每逢暴雨季节,往往会出现山洪,山洪在明清时期被称之为“蛟水”,当时的人认为我国南方山林地带出现的洪水与“蛟”的活动有关,在神话传说中,蛟也能呼风唤雨,但是,蛟比龙要低一个等级,因为扬子鳄生活在水中,与雷电、云雨密切相关,再加上每当洪水发生之时,有些扬子鳄会随波逐流出现在洪水之中,所以,扬子鳄也成为了蛟的原型。明清时期,人们误认为南方地区出现的山洪是蛟呼风唤雨所致,因此,每当洪涝灾害发生以后,官府往往组织老百姓进行“伐蛟”,“伐蛟”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要将野外的蛟卵挖除,当时的人们误认为将蛟卵挖除干净了以后,第二年就不会发生洪水了,实际上蛟是神话传说中的动物,蛟卵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而当时的人们认为的蛟卵往往是扬子鳄的卵,大量的扬子鳄的卵被当作蛟卵而遭到挖除,这对扬子鳄来说可谓是灭顶之灾。
美洲的鳄鱼
在气候变冷与人类经济活动加强的双重作用下,扬子鳄的分布范围逐渐缩小,以前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曾广泛分布的扬子鳄,如今只生活在江苏、安徽、浙江、上海的部分地区,野生扬子鳄的数量可能已不足条,扬子鳄现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认为是极危物种,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鳄鱼,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要保护好扬子鳄。
中科健康中国重要影响力人物白癜风治疗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zz/4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