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最不健康的吃法是什么样的?我听过很多人的回答是:大鱼大肉,热量超标。
对于肥胖的人来说,大鱼大肉的确不合适。但我们仔细想想,对于蛋白质摄入不足的人来说,大鱼大肉就很好啊,可以纠正营养不良,摄入更多的热量可以纠正体重过轻。所以,这个回答要分人。
其实,饮食的头号风险是,「食物中毒」。有读者可能要笑了,有毒的食物我当然不会吃,这还用你说吗?明显有毒的,当然不用说,不过,食物中毒比你想象得更难避免。
首先,有些食物天然就带有毒素,比如毒蘑菇当中有蘑菇毒素。而且,很多口口相传的辨别常识都是错的。比如,“白色蘑菇能吃,鲜艳的蘑菇有毒”,这样的说法就非常不靠谱。世界上毒性最强的蘑菇之一,白毒伞,就长得白白净净的。一句话:不确定,就不要吃。
当然,还有些食物是因为被污染了才有毒,也比较难避免。比如说,没经过烹饪的生食,就可能有污染风险,像生鸡蛋里的沙门氏菌、生肉里的各种寄生虫和病毒。
干净的生食材,当然可以吃,但这对原材料的要求特别高。还是一句话:没把握,吃煮熟的食物。
另外,会过敏的食物当然也要避免,也算是食物中毒吧。这个根据自己的体质来判断,就不需要多说了。
这些急性的食物中毒还比较容易避免。更难的是,那些慢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剂量的积累,不断提高风险的有毒食物。
比如说,大家都能想到的致癌食物。我们日常饮食中比较常见的一类致癌物,比如酒精,培根、火腿、咸肉这些加工肉类。还有一种物质叫黄曲霉素,发霉的食物、地沟油里常有。
这里最需要注意的是频率和剂量。比如你嘴馋,你一个月吃几次加工肉类,或者偶尔和朋友喝喝小酒,完全没问题。如果天天吃地沟油,那麻烦就大了。
抽烟喝酒的误区还挺多的,我详细说说“毒性”,后面的文章还会详细说其他方面。
抽烟已经明确致癌了,还有些烟民拿“张学良抽烟喝酒五毒俱全活到岁”给自己辩护,这种特例的特例就跟总有一个人中万大奖一样,剩下的所有其他人都亏得血本无归,抽烟的也是死于非命。
喝酒也是,《柳叶刀》杂志 论文显示:如果一定要一个饮酒安全剂量,那么这数字是0。还有很多以为的“红酒养生、药酒养生”都不存在的。
所以,如果你爱喝就喝点,烟酒都是有毒的,更别指望有什么“药用价值”。这个“毒”到底剂量定为多少,科学家暂时没有得出统一结论,但可以肯定是“没有任何好处”。我当然知道,有些人是真爱,有些人是不得不爱,不管怎么样,下一篇我会讲讲如何“解毒”。
一个食物中毒,最不为人所知,也最致命。就是高钠、高糖、高反式脂肪酸带来的慢性病。
哪怕你已经知道高钠、高添加糖,还有反式脂肪的摄入,和现代常见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这里面的坑,也容易不知不觉掉进去。
比如你到商店货架上去看,含大量添加糖的饮料,都爱给自己贴“0脂肪”的标签,而含脂肪特别多的食物呢,爱给自己贴“0蔗糖”的标签。实际上,身体吸收太多的糖也会变成脂肪,号称“没有蔗糖”也可以有别的糖。
自己在家做饭同样有坑,比如“前段时间听说动物油不健康;今天又听说,原来植物油更不健康”,看起来结论相反,到底怎么回事呢?
可能你听说过,油里面的不饱和脂肪酸是我们人体所必需的,而反式脂肪酸是有害的。20世纪50年代左右,科学家发现植物油里的不饱和脂肪酸多,所以推荐多用植物油。但后来又发现,高压、反复煎炸等加工技术和手段,会让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变化,变成反式脂肪酸。
也就是说,植物油和动物油,哪个好还得看烹饪方式。比如亚麻籽油富含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但是它的热稳定性不好, 别炒菜用,可以在凉拌菜或水煮菜的时候淋上。猪油这种中餐里的传统用油,它的热稳定性好,还香,偶尔嘴馋想要油炸的时候可以用。平时炒菜,非油炸的时候,可以用花生油、菜籽油等它们的各类脂肪酸含量比较均衡,而且也比较稳定。
另外,我们知道吃太多脂肪容易胖,甚至容易得脂肪肝、高血脂这些疾病,甚至有些人因为害怕这些疾病,大鱼大肉都不吃了,连牛奶都换成脱脂的,可还是没能改善血脂的情况。甚至还有些人,本来就很瘦,吃得也很清淡,体检时却发现了脂肪肝、胆囊息肉这些似乎只跟胖子才有关的疾病。这是为什么呢?
脂肪、胆固醇的摄入只是一方面原因,其实还有“输出”。脂类在摄入以后,由脂蛋白运送到身体各处使用,如果脂蛋白这个快递员出了问题,脂类送不出去,哪怕是一点点也都会堆积在肝脏,脂肪肝就来了,或者留在血液里,血脂也就高了。医院诊断,看看“输出”代谢通路出啥问题了。
但还有一个最最隐形的“脂类摄入”,哪怕是素食主义者也不知不觉在吃脂肪。有些人很瘦很瘦,但肚子或者腰上或者大腿上还是有一圈肉,甚至血脂水平偏高。虽然没直接摄入脂肪,但也间接摄入脂肪,也就是碳水吃太多了,上一篇我们讲垃圾食品怎么吃的时候说到碳水在体内如果用不完的话是会转化成脂肪的。这里之所以用“碳水”这个词,而不是用“糖”,是因为米面这类的主食并不甜,很多人觉得这些不是糖,严格来说其实就是糖,吃太多,体内脂肪很可能超标。
更具体的“三高尿酸高”该怎么吃,以后的文章会讲。
的话
总结一下,
比“大鱼大肉”更糟糕的是食物中毒,而有些食物中毒并不为人所知,急性的还好分辨,慢性的就有很多坑了,比如:
所有烟酒的安全线是0;
食物标签的“0脂”“0蔗糖”误导性极强;
高温油炸用猪油,普通炒菜用植物油;
瘦子血脂高有可能是因为碳水吃多了。
如果你觉得有收获,欢迎分享给你的亲人、爱人和朋友,甚至是你的敌人。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dc/10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