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

蒲辅周医案十


白癜风诊疗目标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95089.html

十九、益阴潜阳法治疗类中风一例

邓某,男,72岁。

初诊∶年5月15日。

主诉及病史∶11年前曾突然昏倒,某医院诊断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服用朝鲜参及真武汤等中药病情好转。几日前又突然晕倒,全身颤抖,住院治疗二十余天,情况好转。近来又觉头晕目眩,有时四肢颤抖,甚则全身动摇而不能步行,耳鸣、流涎、咯痰、视物模糊、口苦不渴,时有心慌,食欲不振,无饥饿感,睡眠不实,噩梦多,大便不畅,小便少。

诊查∶其人体丰面赤。舌质暗红,舌苔白腻,脉两寸关微,至数不明,有散乱之象,两尺沉迟。

辨证∶由于操劳过度,肝肾真阴虚损,真阳浮越,乃肝风将动之象。

治法∶此属虚证,不可作实火治,从肝肾入手,宜益阴潜阳法。

处方∶生龙牡各18g煅石决明24g灵磁石12g生玳瑁9g生龟版18g红人参9g川附子9g酸枣仁12g远志肉3g

连服上方药3剂,每剂两煎,慢火煎2小时,取ml,分5次温服。

二诊∶5月19日。服药后头昏及痰涎均减少,小便较增多,有时微渴,大便正常。脉如前。原方去磁石加山萸肉6g,再进4剂。

三诊∶5月26日。服上方药4剂后,病情大见好转,晕眩基本消失,身已不动摇,食欲好转,二便调和,惟行动气力尚差。六脉沉缓有力,舌正苔减。此乃阳回之象。原方药再进3剂,原方去玳瑁加杜仲12g、破故纸9g,以5倍量浓煎,去渣入蜂蜜为膏,每日早晚各服9g;白水冲服,以资稳固疗效。

患者旧有高血压心脏病,曾服参附等药治愈,但过劳则有晕倒、全身震颤,甚则动摇、耳鸣目眩心慌等症状,皆五志过劳、肝肾阴虚、阳越于上,实为阴不潜阳下虚之故,故以育阴潜镇之品为主,佐以附子回阳(引火归原),人参益气,俾阴固阳回而眩晕渐消,震颤平息而愈。此病人虽见耳鸣、眩晕、口苦、面赤,但不可误作实火治之,因脉微而迟、舌暗苔白、口苦不渴,乃真虚假实之征,临床不能为假象所蒙蔽。

二十、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法治愈生理性黄疸兼肺炎一例

王某,男,7日龄。

初诊∶年3月3日。

主诉及病史(由家人代诉)∶足月顺产。生下后遍体面目皆黄。其母平素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并患胃溃疡多年,经常便溏足肿。分娩后3天出产院。第四天即开窗照相,当夜即发热,体温达40℃,遂服四环素,喂药不慎呛入气管,引起气促、抽搐、两眼上窜、唇紫,立刻注射强心剂并给氧气,病情无转机,高热不降,带医院,入院时遍身面目更黄,下肢有颤动现象,检查肺部有炎症,诊断为初生儿黄疸兼肺炎。未用抗生素,仅用静脉滴注葡萄糖、丙种维生素、给氧等支持疗法,体温仍40℃,病情危急。次日体温突然下降为33℃,其势愈殆。

诊查∶舌红,苔黄腻,口内生疮。

辨证∶此为重症胎黄,由感风而引起高热,更由灌药失慎激起病变,今已体温骤降至33℃,气促而微,口唇发干,显系在胎中所受湿热积蓄,为微风所引动,热不得越,风热湿搏结迫使体温骤降,为初生数日,乳食未进,正气难支,急宜祛邪安正。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解毒,采用茵陈地黄汤加味。

处方∶山茵陈3g细生地黄6g赤芍1.5g当归1.5g川芎1.5g赤茯苓3g泽泻1.5g猪苓1.5g木通1.5g花粉3g生甘草1.5g犀角屑(现已禁用,可用水牛角代之)1.5g

用ml水煎取ml,频频鼻饲。

二诊∶年3月5日。服上方药一剂后,体温上升至36℃,病势由危转安;服第二剂药体温上升至37℃,小便量多且色减退,氧气已撤而呼吸平稳,并能吮乳。此病势见衰,正气渐复,邪去大半之候,官宜停药观察,慎于护养;婴儿气血未充,脏腑娇嫩,药当中病即止,惟以乳汁调理,虽有余热,不可急驱,正盛邪祛,不药可愈,否则易增他变。出院后,口仍糜,时现吐乳、便滞,每日予以蜂蜜少许,开水调服,服至7日始获酸臭汗漐漐常出,下肢亦发出红白丘疹,口糜乃愈,肠胃亦和,余热随之而解,逐渐恢复正常。

小儿初生遍身面目皆黄,中医学名为"胎黄"或"胎疸"。论其病因与母有关,认为其母感受湿热伏于胞胎或脏腑有热,则胎受其熏蒸。今患儿之母饮食不节、味过辛辣,损伤脾胃,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交蒸,胎儿受病,说明中医学的理论是有实际根据的。至于治疗本病,历代论述亦详,主张清热利湿,重则兼凉血解毒。如王肯堂《幼科证治准绳》在论述"胎黄"时提到;"····母子皆宜服地黄汤(生地黄、赤芍、当归、川芎、天花粉)",又云∶"诸疸皆热,色深黄者是也,犀角散(犀角、生地黄、茵陈、花粉、升麻、龙胆草、寒水石)主之"。蒲老据此患儿症状,认为病之本一在于胎中受湿,内蕴化热,肺之病变;一由受风;一由水入气管,故拟除湿、清热、解毒、凉血;茵陈地黄汤加犀角,使湿化热越,毒火消散,肺气得和,婴儿得到迅速恢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dc/109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