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玳瑁 > 玳瑁的生活环境 > 美協十週年慶典夏季拍賣預告十大專場
当前位置: 玳瑁 > 玳瑁的生活环境 > 美協十週年慶典夏季拍賣預告十大專場
日本美協十周年慶典
秉承初心展藝海芳華
、年對全世界人來說無疑是一段艱難的光景,也是退盡浪潮檢驗各個行業、企業真正底力的年頭,而就在這個特殊時期,美協拍賣迎來了十週年的慶典。美協文化自年6月成立以來秉承深耕東瀛、發掘寶藏之理念,盡心盡力開發日本藝術品市場,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走過了十個春華秋實的年頭。本次拍賣彙集十大專場,於7月25日至27日預展,7月28日至29日正式舉錘。十週年拍賣拍品精賞
乾隆禦製剔紅佛塔領銜盛世菁華專場
在本場推出的佛供禮記專題中,將上拍一組三件乾隆時期三種不同材質的佛塔和一對嘉慶時期觚形供器。
Lot
清乾隆御製剔紅寶蓮八吉祥紋佛塔
連座H56cm
起拍價
JPY:5,,
清乾隆禦製剔紅寶綠蓮八吉祥紋佛塔
此器呈經典的藏傳覆缽式塔造型,頂端塔剎放出火光照耀四方,其下寶蓋流蘇華麗,十三段相輪層疊環繞,代表“十三天”,作為主體的覆缽豐肩斂腹,一側開有佛龕,開口邊緣設須彌蓮臺、卷草背光,用來供奉佛像,底部的三層金剛圈下方承蓮臺座。佛塔本體遍施剔紅工藝,通過純熟的刀工勾勒出各式佛教元素。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當屬塔身覆缽表面在錦地上凸雕的纏枝卷草蓮紋,一道道卷枝連綿不斷,托起展開的蓮花。仔細看去,枝葉間還有暗藏法輪、寶傘、盤長、法螺、蓮花、寶瓶、雙魚、白蓋等八吉祥紋,象徵萬世不息,曲覆眾生,一切通明,妙音吉祥,出世超凡,福智圓滿,自在永生,遍覆凈業,透露出佛法的精髓。
封塵二十六年乾隆鬥彩天球瓶再現美協十週年慶典拍賣現場清乾隆鬥彩纏枝蓮紋天球瓶的收藏來源來源:佳士得年2月16日SouthKensingtonlot
日本實業家、 陶瓷器收藏家
繭山龍泉堂舊藏
出品人購於東京美術俱樂部
本品於年在倫敦佳士得SouthKensington上拍,拍品號為號,當時由日本 的企業家、收藏家拍下,保存二十餘年,被龍泉堂於東京美術俱樂部代理售出,又由東京 古董商購得,委託美協十週年拍賣,可謂器出名門流傳有序。器呈經典天球瓶形制,圓小口,細長頸,豐肩鼓腹,暗藏中國傳統藝術中對“天圓地方”理念的追求,妙喻森羅穹蒼。通體在白釉地上飾豆彩彩料勾勒紋樣,可見紅、綠、黃、藍、紫等多種色料組成的如意纏枝西番蓮紋遍佈瓶腹和瓶頸,形成繽紛琳瑯、豐繁繚亂的畫面效果,結合飽滿的瓶體,營造出敦厚壯麗、恢弘大氣的風範。足內底面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篆書款。Lot
清乾隆鬥彩纏枝蓮紋天球瓶
D27cmH36cm
備註:舊木盒
款識:大清乾隆年製
起拍價
JPY:8,,
佳士得年2月16日SouthKensington圖錄lot
盛世菁華古代藝術品甄選專場
Lot
清乾隆鬥彩纏枝花卉紋包袱蓋瓶
D13cmH20cm
備註:舊木盒、錦布袋、漆木盒
款識:大清乾隆年製
參考:法國吉美博物館藏“青花五彩袱系瓶”,《清代宮廷包裝藝術》P-,No.66
起拍價
JPY:1,,
左右滑动浏览图片
此瓶圓形小口,上配鈕蓋,短頸豐肩,下腹收斂,內圈足。通體施白釉為地,表面可見豆彩纏枝花卉遍佈瓶身,而最為引人注目的當屬瓶體上凸雕的包袱巾,於後方結扣,布料的紋路線條和褶皺被刻畫得細緻入微,宛如真物,以橘色為基調的呈色與多現青綠的纏枝藤蔓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為整器的畫風注入了極強的特征。“包袱”與“包福”諧音,自古就有著吉祥幸福的美好含義,受到人們的喜愛和推崇。足內底面青花料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篆書款。
文玩包裝是清代宮廷 有想象力的包裝,其要旨在於欣賞與把玩,追求包裝趣味,充分發揮製作者的天賦和靈感,運用天下良材進行匠心獨運的社稷製作。這件作品將傳統工藝與包裝設計相結合,器形獨特,寓意美好,在當時也是宮廷中常見的皇家御用之物。
Lot
清大吉葫蘆嵌寶掛屏
W54cmH82cm
起拍價
JPY:,
Lot
清乾隆剔彩雲龍紋插屏
L55cmH48cm
起拍價
JPY:3,,
此插屏攢硬木框,形呈長方,整體造型硬朗周正,邊框外側五處嵌玉,鐫回紋作飾,細節之處精雕細琢。插屏正面施剔彩,先刷黃地,再施綠層,最後堆上朱漆,各具一定的厚度,以犀利的運刀剔刻,最後完成一幅經典至極的雙龍戲珠圖案。只見畫面底部是一望無際的汪洋大海,波濤洶湧、浪花飛舞,給人一種豁然開朗、心潮澎湃的激揚感,海中浮現須彌仙山,上方天空中遍佈黃、綠、紅三色祥雲,一對巨龍正張牙舞爪於雲霧間為一枚五彩寶珠展開激烈的爭奪,令整幅畫面形成了從海面到空中的立體構架,層次分明,線條流暢,無論是海浪、流雲,還是寶珠的彩光、龍體的輾轉,均充滿著韻動的生命活力。
插屏底座同樣由硬木所製,厚重穩定,支腳邊側和束腰前後均有神妙刀工勾勒出的如意卷草紋樣,仔細看去,這些線條又組合出成對的夔龍形象,畫中有畫,工裡藏工,極具意趣。
Lot
清嘉慶胭脂紅海水團龍蕉葉紋觚一對
D25cmH47cm
參考:蘇富比年9月拍賣Lot
來源:京都藏家舊藏
起拍價
JPY:1,,
胭脂紅彩是清代頗具創新意義的代表性彩釉之一。不同於以往御廠製瓷時所用的銅紅和礬紅,胭脂紅是一種以金著色、帶有紫色調的粉紅色,也被稱為“金紅”,出現在各式清廷用具之上。
本品成一对,為花觚造型,觚口大敞,外撇呈喇叭狀,圓唇,頸部内束,中部鼓起狀若鼓形,底部則呈吊鐘狀,從上至下曲線變化多端,傳承自遠古青銅祭器的經典器形。觚通體在白釉地上飾胭脂紅彩,色調的搭配令人賞心悅目,圖案繪畫細巧明晰。只見近足處翻滾層疊起伏的洶湧浪頭,洋面上空浮起祥雲與瑞彩,遍照四方;觚腹凸起處等距描繪四條團龍,龍身曲張蜿蜒,龍爪矯健有力,充滿韻動活力;觚頸環繞蕉葉與如意,二者交相輝映,均存美好寓意。
觚原為飲酒的容器,後被用作祭祀時的供器,通常是將一隻鼎、一對燭臺、一對花觚組成五供,具有敬神修性的神秘色彩,而至清代,好古的風尚深入上層社會,用瓷、玉等各種材質所製的仿古器層出不窮,觚這種古老的器形也被以全新的工藝表現出來。這對花觚器形秀美雅緻,施釉濃郁,胭脂紅著色清晰明亮,線條運筆流暢,構圖豐滿,展示出當時崇尚古風、講究文雅的風潮的同時,也充分體現了清代仿古瓷器的精湛做工,實為不可多得的一件上乘之作。
溫泉鄉秘寶箱根溫泉鄉收藏家舊藏
Lot
南宋砧青瓷小鬲式爐
D11cmH10cm
來源:箱根溫泉鄉收藏家舊藏
備註:銀蓋、雙重木盒、錦布袋、內膽
參考:松岡美術館藏“青瓷袴腰香爐”,《東洋陶瓷名品圖錄》P42,No.47
起拍價
JPY:,
爐體小巧,圓口,平折沿,短頸,圓肩,扁腹,三實足略外撇,腹、足處有豎棱凸出,肩部淺淺現出一道微凸的弦紋,整器造型小巧而精幹。通體施青釉,釉藥濃稠均勻,光滑滋潤,釉色幽青純淨,清新素雅,足底呈深褐色的“鐵足”,風雅無比。爐頂置銀火舍為蓋,為日本收藏者後配,製成鏤空花卉芳草紋樣,枝葉茂密,典雅素淨,與爐身氣質完美融合。
這件鬲式爐形制別緻,著釉細膩,色調清爽,具有一種素淨幽深的美感,將宋代青瓷的特色顯露無遺,日本松岡美術館中亦藏有一件同類作品,可供參考。
Lot
南宋龍泉窯粉青雙魚耳盤口瓶
D11.5cmH27cm
來源:箱根溫泉鄉收藏家舊藏
備註:桐木內盒、黑漆套盒、雙重盒
參考:
1台北故宮博物院藏“龍泉窯魚耳紙槌瓶”,《碧綠》P-,No.
2出光美術館藏“青磁鳳凰耳花生”,《陶磁の至宝 豊麗なる美の競演》P,No.
3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藏“青磁鳳凰耳花生”,《東洋陶磁の美》P59,No.31
起拍價
JPY:2,,
宋朝是文人治國的時代,他們的心思敏感細膩,追求精緻,將更多心力傾注到對文化思想的追求和對生活美學的堅持之上,造就了那個時代特有的含蓄靈性的美,也醞釀出了宋代青瓷這種極具雅韻的素美尤物。
此拍品口部折沿平斜,口緣微具圓棱,宛若盤口。長頸為直筒管狀,兩側置雙魚耳,魚形肥厚,首、眼、鱗片均清晰可見,形象逼真,不經意間展現出製瓷匠人的精湛手藝。斜肩折進,下腹漸斂形成一道柔美的曲線,淺底挖為足。全器通體施青釉,釉質純正細膩,色澤幽深欲滴,青翠可人,彰顯宋瓷所特有的淡雅素淨之美。足沿塗深褐色釉汁,呈現“鐵足”之態,與幽青的整體氛圍相輔相成,天融合一。
這件雙魚耳盤口瓶器形優雅雋秀,施釉細緻絕倫,魚耳塑形精巧細緻,除此之外則極盡簡潔素雅之風,結合淡泊素雅的幽青釉色,展現出端莊大氣的藝術品味。此類青瓷瓶尤為受到深受宋風影響的日本人的青睞,在許多博物館和美術館中皆能見到類似的優秀作品。
Lot
宋河南窯斑點天目碗
D17.5cmH6cm
來源:箱根溫泉鄉收藏家舊藏
備註:錦布袋、雙重舊木盒、箱書
起拍價
JPY:,
碗呈圓口外擴,斜腹圈足,充滿俊雅清秀之感。通體施黑釉,其上整齊散佈著無數棕褐色的斑點,宛若滿天星辰閃耀於夜空,極具意境。碗底無釉露出胎底,將扎實堅緻的瓷胎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本品器形經典端莊,施釉均勻濃郁,色調偏深沉中帶有亮點,盡顯宋代文人追求素淨風雅而又獨具個性的時代特征。
Lot
宋玳瑁紋天目盞、黑漆包銀口盞托
D12cmH6.5cm盞D16cmH6cm
備註:錦布袋、舊木盒
來源:福田益田屋藏
箱根溫泉鄉收藏家舊藏
參考:德川美術館藏“玳玻天目茶碗”,《德川美術館名寶》P77,No.99
起拍價
JPY:,
玳瑁盏是吉州窯的代表性作品,因盞身內外呈棕褐與黃色間雜形成如玳瑁斑的釉色而得名,釉色變化豐富,色調柔和滋潤,乃鬥茶之佳器。吉州窯陶瓷在中國宋元時期是重要的對外貿易商品之一,為促進與各國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
此天目盞秉承吉州窯的製作風格,圓形侈口,斜腹壁,淺圈足,上大下小的器形顯得輕盈獨特又不失規整大氣。盞底無釉,其餘各處遍施玳瑁釉,棕黃相間的釉面光滑亮澤,瑩潤厚實,釉色極佳,宛如玳瑁,實乃吉州窯製品中的佼佼者,值得收藏。器配黑漆盞托,包銀口,整體顯得深邃沉穩,與天目盞的氣質天融合一。
日本寺院藏珍佛教藝術及沉香專輯
日本寺廟藏珍呈現佛教藝術菁華
本次美協十周年拍場的日本寺廟藏珍專輯中還將有一組佛教造像及相關的一批舊藏沉香拍品亮相。
Lot?
唐銅鎏金觀音像、佛龕
像H25.5cm龕H49cm
來源:日本古寺院舊藏
起拍價
JPY:,
?
Lot
北魏銅泥金觀音像、金漆彩繪佛龕
H26cm佛龕H68cm
備註:舊木盒外包裝
來源:金澤收藏家舊藏
日本古寺院舊藏
鐫文:奉造為國家泰平諸人安樂
起拍價
JPY:1,,
本品於銅胎上施泥金所製,佛面清瘦細長,高額頭,眉清目秀,表情安詳。呈現出漢人的面部特徵,頭頂結高髮髻,上戴冠,兩側探出長耳,中央可見一尊化佛,是為觀音的本尊。身形同樣瘦長,比例協調自然,給人以飄逸灑脫之感。身著褒衣博帶,衣裾線條褶皺重疊流暢,細節刻畫精緻入微。雙手於身前托護如意寶珠,跣足直立於蓮花臺座之上,站姿挺拔颯爽,生動形象。臺沿後方鐫一行小字:“奉造為國家泰平諸人安樂”,應為當時的佛師奉北魏皇帝旨意而製。像配金漆彩繪佛龕,黑色與金色的結合營造出神秘而尊貴的氛圍,立柱托起的龕頂前方突出唐破風結構,宛若古代建築的宏偉殿堂,大氣磅礴。此龕原本來自於寺院舊藏,與寺中的肅穆相互契合,作為放置觀音像之用可謂絕配Lot
妙法蓮華經卷共八冊
L28cm
來源:日本古寺院舊藏
備註:原裝木盒
起拍價
JPY:,
Lot
十八世紀銅鎏金觀音像
H23cm連背光H65cm
來源:日本古寺院舊藏
備註:木漆金背光
起拍價
JPY:,
?
觀音像為銅製,通體施鎏金工藝。頭戴五佛寶冠,豐潤的面部呈現微笑的表情,給人以安定安心之感。體態勻稱,佩瓔珞寶珠,披綬帶,右手於胸前結施無畏印,意在教人安心,左手前伸至膝頭結與願印,象徵順應眾生,跣足,全跏趺坐在蓮花臺上,是一尊非常典型的清代銅鎏金佛教造像。觀音像置於木製背光臺座之上,背光呈舟形,由無數流動的如意卷雲組成,上部中央處可見探出巨大的劍柄,中部則為小舟輪廓,在紅漆底上勾勒纏綿的卷草枝葉。背光的鏤雕卷雲遍施漆金,但經長年歲月,洗盡鉛華,已不具當年的光彩,不過反倒加深了沉穩、肅靜的氣質,與觀音像的主題完美貼合。
日本古寺院舊藏
京都私人收藏沉香專輯
香道,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繫。《楞嚴經·香嚴圓通篇》中有記:“香嚴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聞如來教我諦觀諸有為相,我時辭佛,宴晦清齋,見諸比丘燒沉水香,香氣寂然來入鼻中。我觀此氣,非本非空,非煙非火,去無所著,來無所從,由是意銷,發明無漏。如來印我得香嚴號。塵氣倏滅,妙香密圓。我從香嚴,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香嚴為上”。香嚴童子聞沉香而發明無漏,以鼻證入圓通,獲得究竟的解脫與圓通的頓悟法門。這一點在注重頓悟見性的禪宗看來尤為重要,香也就被視為一種幫助觀修的助緣。
當然,香道之妙義不僅在香之本身,講究“清、靜、合、寂”,香室便是起源於古代的禪院,於其中目之所及、耳之所聽,皆協調而有使人沉靜內斂之功效。人們在練習香道時需在一切活動中隨時反觀自心,從達到磨礪心性的修行,這與佛教認為一切眾生本來具備圓滿的佛性、所謂悟禪就是明確自覺體驗真實的自己的觀念正相貼合。
Lot
沉香
重gH46cm
來源:京都古寺院舊藏
京都私人收藏
起拍價
JPY:1,,
Lot
沉香
重gL46cm
來源:京都古寺院舊藏
京都私人收藏
備註:舊蒔繪盒
起拍價
JPY:,
佛緣法華古代佛造像專輯
Lot
二~三世紀斯瓦特地區灰石岩雕犍陀羅菩薩立像
H71cm
起拍價
JPY:2,,
Lot
北齊石雕佛像
H25cm
備註:木座
起拍價
JPY:,
本品取料厚實,質感沉重,佛頭戴寶冠,上置化佛,額面高寬,耳垂肥大,眉清目秀,雙目微閉,臉部圓潤豐滿,盡顯慈祥安寧之感,令人安心、平靜。佛像只剩上半身,身形瘦長,呈自然體,披僧衣,胸前佩項圈,衣裾線條流暢自然,疏簡平淡而透醇潤,反襯出清雅悠然的氣質,右手前臂上抬於胸前握法器,左手自然下垂。
北齊造像長於線條的柔和美,以精緻取勝,尤其是佛像面部所顯露出來的淡淡笑意顯得頗為含蓄、沉靜,蘊藏著無以言表的內涵,這個特點在本品上得到了極好的印證,確實是一件經典的佛教造像作品。
Lot
十七世紀銅無量壽佛座像
H15cm
起拍價
JPY:,
Lot
明銅鎏金蓮台釋迦牟尼座像
H77cm
備註:蓮台與佛身可分三段蓮台H29cm佛身H49cm
起拍價
JPY:,
九州私人博物館“古陶院”釋出
唐宋時期彩陶、古瓷逸品
本次拍賣,日本美協有緣得到了一組九州私人博物館古陶院的藏品,以唐代三彩和宋代古瓷為主。
古陶院坐落於景色綺麗的九州湯布院地區的民藝村中,展示有村長中門久雄先生經歷半生的三十多年所聚集起來的來自中國、朝鮮,以及日本各地的貴重古陶瓷作品,收藏質量和數量在日本全國的私人藝術館中也屬上乘,凝聚著中門先生對古代東洋陶瓷器的極大熱情,此次得以釋出的作品皆屬良選。
古陶院景觀建築
古陶院內部一景
古陶院藏珍九州私人博物館古陶院藏品專輯
Lot
唐三彩駱駝
H38cm
來源:九州私人博物館古陶院館藏品
備註:舊木盒
起拍價
JPY:,
Lot
唐三彩武士像
H41cm
來源:藤岡了一舊藏
九州私人博物館古陶院館藏品
備註:木箱、附“了”字箱書
參考:河南省洛陽博物館藏“三彩天王俑”,《中國陶瓷全集唐·五代》P,No.
起拍價
JPY:無底價
此像頭結髮髻,濃眉須髯,瞪目張嘴,面部表情極為兇狠。身著綠色鎧甲,左右肩甲各有一凸起的獸首,胸口配一對護心鏡,腹部再卷護甲,腿部緊綁,足蹬尖靴,呈現出頗為經典的古代武將形象。左手叉腰,右手握拳上舉,腳踏臥牛,整體身形的表現方式也突出了孔武有力的強大形象。當時,這種武士俑通常被製作得體形碩大、面目可怖,踩踏牛羊、妖魔等物,展現鎮妖驅魔的強大力量,亦有專權專政的象征意義。通體施三彩工藝,綠色的鎧甲、褐色的袖口、白色的護鏡被塑造得形象生動,釉質順潤,色澤鮮明。
器配木箱,蓋上箱書“唐三彩神將俑”數字,蓋內單題一個“了”字,為日本 陶瓷器專家藤岡了一的舊藏品。藤岡了一出生於明治末年,在大學時專攻東洋史,歷任帝室博物館、南方博物館、京都市立恩賜京都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奈良國立博物館、泉屋博物館、藤田美術館等日本各大博物館、美術館的研究要員,對東洋——尤其是中國——陶瓷器有著深遠的認識,撰寫有多部相關的研究著作,堪稱近現代日本在陶瓷器研究領域的大家。
這尊武士像威猛矯健,栩栩如生,釉色明亮,可謂三彩作品中的菁華。從藤岡了一著作的內容可見,其人對彩釉類的研究尤為深刻,而能夠成為長期活躍在研究 線的藤岡了一舊藏品之一,亦從側面印證了本品的藝術和收藏價值。
Lot
唐三彩獸足爐
D14cmH10cm
來源:藤岡了一舊藏
九州私人博物館古陶院館藏
參考:河南省博物館藏“三彩貼花爐”,《中國陶瓷全集唐、五代》P,No.
起拍價
JPY:無底價
唐三彩是在器物的胎體上施以黃、綠、赭三種釉彩,有的單色籃彩或黃、綠兩彩,這些器物都屬於唐三彩的範疇。“唐三彩”這個名稱並非當時所用的叫法,而是出現在二十世紀初。
此爐圓口折沿,向外撇出,短頸內束,肩腹飽滿鼓出,下腹等距承三獸足。龍耳、肩部、上腹施低溫彩釉,黃、綠、褐數色交融,斑斕絢麗,流彩飛揚,透露出濃厚的盛唐氣息,勾起人們對遠古盛世的嚮往。
這件作品形制經典,釉色炫彩,具有強烈的民族氣息,在古拙的器身上加入了繁縟華麗的元素,確實是一件唐代陶瓷製品的代表之作。
Lot
南宋磁州窯黑釉纏枝花罐
H24cm
備註:舊木盒
來源:九州私人博物館古陶院館藏
箱書:對嶙舍珍藏
起拍價
JPY:,
磁州窯是傳統製瓷工藝的珍品,為中國古代北方 的民窯體系,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說。磁州窯創燒於北宋中期,並達到鼎盛,南宋、元明清仍有延續。黑彩剔花是磁州窯裝飾技法中最為精湛的種類。
此拍品圓形環口,短頸鼓腹,脛部漸收,淺圈足,器形圓潤飽滿,厚重大氣。通體施黑白兩色釉,罐身遍佈剔刻的纏枝卷草花卉紋,釉質濃郁細膩,色澤純正光潤,構圖清新飽滿,花朵與葉片搭配和諧,富有生氣,層次分明,刻花技法純熟,烏亮的黑花與雕出的胎體形成鮮明對比,呈現淺浮雕的效果,於雍容華貴中顯現幾許豪爽之氣,
古跡遺珍足利藏家收藏專輯
作為室町幕府將軍家族起源地的足利地區和東海道沿途極富歷史人文傳統的箱根溫泉鄉的民間也都蘊藏著深厚的藝術品收藏。本屆拍賣的拍品所呈現的宋代瓷器和茶道具均體現了日本民間的深厚收藏底蘊。
三井财阀重臣
山本條太郎的私人收藏
山本條太郎是日本明治、大正、昭和前期的實業家、政治家。山本出身於武士家族,明治維新後隨家人搬到東京,他自己則在十五歲那年成為三井物產的學徒,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商才,逐漸成長為三井經營的重要人物。在當選過幾任眾議院議員選舉後,山本又出任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社長一職,在政經兩界均留下了濃厚的一筆。
工作之餘,山本條太郎醉心於茶道,是當時頗具名望的一名茶人,對各式工藝精品的收藏和把玩也是有著獨到的品位,通過其在商界和政界的人脈獲取了不少精美的藝術品加入到自己的收藏之中。
山本條太郎位於大連的南滿洲鐵道本社
Lot
清吹繪寶石藍地金彩雙龍戲珠長頸瓶
H44cm
來源:山本條太郎舊藏
足利藏家繼藏
備註:原裝舊木盒
箱書:「昭和十二年山本條太郎舊藏」、「を一〇七龍絵黒大花瓶」、「山本家藏」收藏印
起拍價
JPY:,
此瓶圓小口,略侈,細長頸如管狀,溜肩,鼓腹若垂膽,足部外撇。整體器形顯得端莊秀麗,上部纖細雋秀,下部圓潤飽滿,由此形成的對比和曲線美感盡顯無遺。瓶體用胎堅緻,通施藍釉,釉質濃郁而又細膩,色澤凝重、幽靜深邃,如藍寶石瓣璀璨耀眼。釉面上描以金彩,勾勒出各式吉祥紋樣:頸部環繞回紋、如意紋、蕉葉紋,瓶腹可見一對五爪金龍針鋒相對,圍繞寶珠展開激烈的爭奪,蜿蜒的軀體周圍分佈流動的祥雲。
器置原裝舊木盒中,其上有箱書“昭和十二年山本條太郎御形見”的字樣和“山本家藏”收藏印。山本條太郎是日本明治、大正、昭和前期的實業家、政治家。山本出身於武士家族,明治維新後隨家人搬到東京,他自己則在十五歲那年成為三井物產的學徒,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商才,逐漸成長為三井經營的重要人物。在當選過幾任眾議院議員選舉後,山本又出任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社長一職,在政經兩界均留下了濃厚的一筆。工作之餘,山本條太郎醉心於茶道,是當時頗具名望的一名茶人,對各式工藝精品的收藏和把玩也是有著獨到的品位,通過其在商界和政界的人脈獲取了不少精美的藝術品加入到自己的收藏之中,而此器正是當年山本家舊藏品之一,在條太郎去世後的昭和十二年被釋出。
此瓶器形特征明顯,即有豐潤飽滿之處又顯雋秀典雅,施釉均勻柔順,色調安定沉穩,是一件頗具王道之氣的經典佳作,而曾經身為山本家舊藏的經歷,也更為清晰地闡明了該器的傳承,增添了收藏的價值。
Lot
明青花纏枝蓮花口大盤
D38cm
備註:底部有三道沖線
來源:足利藏家舊藏
起拍價
JPY:,
盤折沿外撇,呈十二瓣蓮花形,每瓣之間內萎,並有花棱沿弧圓的盤壁直達盤底,淺腹平底,圈足,盡顯渾圓大氣、尊貴高上之感。瓷胎扎實緊密,通體在白釉地上施青花紋飾,盤心繪九朵各式花卉點綴在纏綿不斷的連枝上,既有處於花期最盛時的爭奇鬥艷,也有含蓄內斂靜待綻放的新花,展現四季變化的風雅情調。盤壁內外各有十二簇花葉整齊排列,瓷胎少年廣告的花棱凹凸營造出頗為層次分明的立體觀感,盤沿綴如意卷草,凸顯吉祥內涵。
Lot
明青花鳳穿花大壺
D27cmH31cm
來源:足利藏家舊藏
起拍價
JPY:,
Lot
清銅鎏金大黑天像
H16cm
來源:足利藏家舊藏
起拍價
JPY:無底價
七彩斑斕古代螺鈿藝術品專輯
螺鈿工藝
螺鈿是指用螺殼與海貝磨製成人物、花鳥、幾何圖形或文字等薄片,再根據畫面需要而鈿(鑲嵌)在器物表面的裝飾工藝。中國古代使用螺殼貝殼製作螺鈿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夏商時期的遺跡中就有出土相關製品,出現了將貝殼切割後鑲嵌於漆器上的技法,至唐代,螺鈿工藝已達到相當成熟的地步。
薄螺鈿漆器约创始于北宋,到了元明時期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加金箔、銀箔、金屑、銀屑等成為常見的技法,使薄螺鈿漆器更加璀璨絢麗。相比於唐代多飾對稱花鳥紋樣的做法,這個時期的作品開始通過繪畫式的意象風格進行構圖,妝點出樓閣人物、山水風景、花鳥自然等更為多樣化的主題,且對各處細節的雕琢精益求精,更有蘊含吉祥寓意,展現出隨著時代發展而大幅進步的藝術水準,留存至今。
明代漆藝著作《髹漆錄》記載:“百般文圖,點、抹、鉤、條,総以精細密緻如畫為妙。又分截殼色,隨彩而施綴者,光華可賞……”,清人杜岕亦有詩雲:“八寶倒掛珊瑚鞭,九重螺鈿渾雕漆”。螺鈿工藝隨彩施綴、光華可賞的特性令其被視作中國傳統工藝中的瑰寶,傳承著尊貴與奢華的意蘊。
進入到明末清初時期,工藝名家輩出,在螺鈿工藝製作的領域當推江千里為 號人物。江千里所嵌螺鈿精工細雕,渾樸華麗,開創了鑲嵌螺鈿細工的先河,影響了晚明時期及清代螺鈿漆器的發展,這種影響力一直延續至今天。清代詩人元葵生在《茶餘客話》中說江千里“名聞朝野,信今後傳無疑也”,認為他一定會名垂青史,可謂目光如炬。
Lot
宋黑漆嵌螺鈿寶相花藏經盒
L40cmW12cmH11cm
來源:傳日本寺廟舊藏、日本中部藏家繼藏
備註:螺鈿有剝離
起拍價
JPY:,
Lot
元漆地嵌七彩螺鈿攜琴訪友圖高足香幾
L47cmW35cmH34cm
參考:“螺鈿閣樓人物紋桌”,《宋元の美-伝来の漆器を中心に-》No.
起拍價
JPY:1,,
經過宋代近三百年間漆器生產的興盛時期,元代的漆器製作繼往開來,可稱之為中國漆工藝史上的一個繁華時期,日臻完善,以致盛極一時。其中,留存至今的螺鈿漆器雖相對數量較少,但其高超的制作工藝已由鑲嵌厚螺鈿發展到鑲嵌五光十色的薄螺鈿,更富於裝飾意趣,而這些細巧的螺鈿片所組成的人物、山水、花鳥等各式繪畫般的風景圖案也是這個時代作品所呈現出來的一大特色。
Lot
明初褐漆嵌螺鈿庭院人物六足香幾
L57cmH40cm
起拍價
JPY:,
Lot
明末清初千里造黑漆嵌七彩螺鈿點金嬰戲圖四重盒
D16cmH24cm
款識:姜千里造
起拍價
JPY:1,,
當代藝術潮玩名酒專場
Lot
MR.DoodlePinkKittyジークレプリント ダイヤモンドダスト
59*84cm
來源:アンザイアートオフィス東京 41/50
起拍價
JPY:,
Lot
MR.Doodle原作 アクリルキャンパスBLACK&WHITE
cm*cm
起拍價
JPY:2,,
Lot
BE
RBRICK凱斯哈林米奇1%H73cm
起拍價
JPY:無底價
Lot
ROLEXOYSTER手錶MONSTRESROLEXS.A.GENEVE
備註:附帶美軍軍服等附屬品
起拍價
JPY:,
文苑雅趣文房珍玩專場
Lot
木米陶器製造圖畫帳
21*24.5cm
備註:雙重舊木盒
來源:四國地區藏家舊藏
箱書:竹軒藏品圖錄登載、鐵齋箱書
起拍價
JPY:,
本品收錄了江戶時代畫家兼名陶藝家青木木米的《陶器製造圖》,內容共有十二頁,為明治大正時期的文人畫家、儒學者富岡鐵齋將木米的原畫編輯而成。青木木米身為京燒瓷的大家,對中國的古陶瓷也抱有極大的興趣,這套繪圖就是他對製作陶器場景的具體描述。冊頁標題處記《聾米陶器製造圖》,是因木米晚年身患耳疾不能聞聲,故改“木米”為“聾米”。
冊頁中另有鐵齋題字,並有“富岡百錬”、“鐵齋外史”鈐印,據說是吳昌碩專為鐵齋所刻之印。盒蓋箱書“大正六年十月”、“鐵齋外史題簽”字樣,並有“富岡百錬”鈐印,亦為富岡鐵齋所留。富岡鐵齋被譽為日本最後的文人,在儒學界和畫界均有頗高的造詣。
Lot
清靈璧石賞石
豎H23cm橫H19cmW15cm
備註:橫置豎置雙影形、原配老座
起拍價
JPY:,
Lot
清碧玉雕鹿鶴同春花插
H22cm
備註:舊木盒
來源:京都藏家舊藏
起拍價
JPY:,
Lot
清紅木嵌寶書卷形盒
L13cmH8cm
備註:舊木盒
起拍價
JPY:,
古董珍玩Lot
明嘉靖青花獻壽圖大罐
D48cmH51cm
款識:大明嘉靖年製
來源:京都藏家舊藏
參考: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青花開光人物圖罐”,《中國陶瓷全集·明(上)》P,No
起拍價
JPY:,
青花是在瓷坯上以鈷料描繪花紋,施透明釉經高溫燒成的釉下彩瓷。明代景德鎮窯青花瓷的燒製,在繼承元代工藝技術的基礎上發展創新,達到空前的高度。嘉靖時官窯與民窯並舉,大瓶大罐的製作頗多,總體風格趨於樸拙敦厚,青花裝飾畫面也是格外大。
本品便是典型的嘉靖期作品,圓口寬大,短頸豐肩,罐體鼓起,下腹略收,整體顯得豐潤飽滿、穩當厚重。通體內外施白釉,白中泛青,瑩潤素雅。頸部以青花料飾回紋,一側書有“大明嘉靖年製”款。肩部満佈纏枝西番蓮紋,近足處整齊排列仰蓮紋,罐腹的大片位置多處開光,分別描繪麒麟、瑞象、駿馬、甪端等瑞獸,均在背上馱起“壽字”,以呈“獻壽”之意。
此罐造型渾圓穩重,施釉均勻肥厚,明嘉靖期製瓷的特點在此體現得非常明顯,而釉面上的青花繪圖則是落筆輕盈,精工細作,每一處線條都被勾勒得清晰爽朗,組成的畫面自然也是形象生動,活靈活現,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Lot
清五彩透雕拐子龍紋大熏爐
D32cmH30cm
備註:舊木盒
起拍價
JPY:,
Lot
明剔紅松蔭樓閣高仕圖三重盒
D12cmH23cm
起拍價
JPY:,
Lot
清剔紅八仙人葫蘆瓶
H34cm
備註:紫檀座、舊木盒
箱書:明治卅二年八月幾日梅澤
來源:梅澤氏舊藏
參考: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剔紅瓜紋葫蘆式二層盒”,《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清代漆器》P29,No.18
起拍價
JPY:,
葫蘆諧音“福祿”,自古便受到民間百姓的喜愛,逐漸成為傳統器形之一,而到了明清時期,這種葫蘆瓶同樣被皇家貴族所喜愛,被越來越多地通過不同的工藝手法製作出來。
此拍品圓口外撇,頸下鼓起,束腰,下方瓶腹再度鼓起,呈現出上小下大的兩個圓腹,圈足,為經典的葫蘆瓶造型,豐滿圓潤,穩重大氣。通體施剔紅,漆層肥厚豐潤,雕出纏綿密佈的回紋、壽字紋等各式紋樣。上下圓腹綴滿連環相扣的錦紋,其上葫蘆形開光,開光外側雕葫蘆藤蔓,“蔓帶”與“萬代”諧音,意指萬代連綿、皇統長久,藤條之間綴滿花葉,更有無數沉甸甸的寶葫蘆掛在藤頭,其腹便便,寓意多子多福,開光內側分別表現出中國民間傳說中的八仙形象,每一位仙人均手持獨特的寶物,各顯神通,雖然,為信者帶來
剔紅是中國傳統工藝中的明珠,乾隆時期的雕漆技法集前代之大成,融會了明代的風格特點,又加入了創新,逐漸形成了其獨特的風格:剔紅分外鮮紅艷麗而不似明代剔紅那種深沉穩重的棗紅色,花紋則棱角畢露,用漆更薄,工藝進步明顯。由於當時的宮廷造辦處尚無雕漆匠人,乾隆帝下命在造辦處“牙作”當差的南方刻竹名匠從事雕漆,從而使得該時期南方竹刻奇俏清新、生動形象的風格被帶到雕漆中來,令其呈現出犀利精細、深峻流暢的特點,帶來了鋒棱之美的藝術特色。
這件葫蘆瓶堆漆純正,雕紋精細,運刀犀利如落筆成畫,構圖層次分明,立意吉祥萬分,盡顯匠人非凡的藝術品味和製作功力。
年7月28-29日日本美協將舉行十週年慶典拍賣慶典拍賣專場及日程日本美協合作平台
聯拍在線?易拍全球
藝典中國?雅鑑?藝狐在線
大象世界?藝術新聞
美協網絡拍賣小程序也將啟動知識分享和現場直播將為您提供更加直觀的現場服務美協特製高清多面輔圖電子圖錄也將推出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加入美協文化客服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jt/8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