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

天书奇谭,中华传统文化的凡尔赛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15/5762961.html

#天书奇谭上映#《天书奇谭》经过辛苦的修复,这个晚秋重新公映。

《天书奇谭》深刻影响了我的童年,但是当年喜欢的勇敢的蛋生,还有那个无所不能的聚宝盆。这一次重看《天书奇谭》,对老一代艺术家们心生敬意,这部动画片制作得如此认真,不仅仅是11分钟片花所解读的“奇趣美”,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凡尔赛”。可惜我太肤浅了,只看懂了其中的一部分。

由甲骨文写就的天书

《天书奇谭》讲述的是,奉命在天庭看守天书已三千年的袁公,趁一众神仙赴瑶池盛会之机,私自打开石龛门拿出天书观看。天书中记载着种法术,并且天书上写着“天道无私,流传后世”。而这天书上的字,并不是随便杜撰的符号,竟然是甲骨文。每个字都有出处。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有书法用笔、结字、章法三个要素,有原始图画痕迹之美。用笔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对后世书法和篆刻的用笔用刀产生了深远影响。

源自戏曲的人物造型

片中人物的形象很多取自戏曲脸谱,生旦净末丑可谓一应俱全,更囊括了帝王、官员、僧人、妖怪、商人、农民、神仙等,刻画了一副面目生动的“众生相”。那只大黑眼圈小眼睛、神情狡诈的老狐妖,是很多人的童年噩梦。美女狐狸则是戏剧中花旦的模样,妖艳妩媚。”

偷盗天书的袁公方脸、髯口、上挑浓眉,这明明就是京剧中的老生造型。

电影中县官像极了豫剧表演艺术大师牛得草先生在《七品芝麻官》中的经典造型,”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就是这部豫剧的经典台词。

从远古走来的纹饰

炼丹炉上采用的是大量见于仰韶文化彩陶上的涡旋纹。涡旋纹的本源是孕育生命胎盘的象形符号,所祈求的是孕育生命。剧中的主角蛋生,就在这里孕育。

每个斗法的背后都有一段典故

蛋生追索天书,多次与狐狸斗法。其中与狐狸小生斗法,是揪住他的狐狸尾巴,打破独脚狐狸精当府尹的春秋大梦。古代传说狐狸能变成人形来迷惑人,但它的尾巴却变不了,往往被人抓住尾巴,露出了原形。现用来比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阴谋伎俩的证据。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孙岩娶妻三年,不脱衣而卧。岩私怪之,伺其睡,阴解其衣,有毛长三尺似野狐尾。岩惧而出之。妻临去,将刀截岩发而走。邻人逐之,变成一狐,追之不得。

小皇帝喜欢鸟,老妖狐就用美女狐妖头上凤钗,变成了凤凰。凤钗是古代女子头上的饰物,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钗子》有:“始皇又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原来,秦始皇也有这么浪漫的小心思。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ly/12703.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