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爱我家乡”丽儿带你走进太谷——大佛山。太行灵秀地,神秘大佛山;神秘是说它山势奇特,三尊天生巨佛,是山自然天成;站在山顶的“观佛台”远观笔架山仰天大佛有的说西南,有的说东南,仰天大佛卧于万山丛中,到底从那面能拍得到?于是,我二上大佛山(早些年去过一次),就想求证无论是西南,还是东南,拍到一些最好的大佛照,呈给友宝们让他(她)感受到大佛山的神秘气韵;还有就是想找到传说中佛山之心脏,巨石天成的释迦牟迦尼坐佛。我和小子上的“观佛台”,我们一下就看到东南方向的仰天大佛,小子右一看,看到头朝西南凤凰山上三杆塔有一双手合十仰天卧佛,可我左看右看,无论我怎样变換角度,就是顺着他手指看,都看不到仰天卧佛,看到的都是些大大小小高低不平的山头。我跟小子说,“你拍吧!你把看到最好的仰天卧佛拍下来。我估计和仰天卧佛没有眼缘。”“观佛台”的里沿上坐着一老先生,不断的捶着腿,看样子上来一会了。他见我左眊右看说,“你们来的有些迟,光线怎么強,你就再换角度也拍不到位。”“哦”,我把我的来意告诉给他,他说:“恐怕你手机这个时候是拍不了的,延绵几十里,天然仰面佛得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距离,特定的角度,用相机才能拍到最好状态的仰面佛;你看从这寺背后的大佛沟上一直延伸与凤凰山交汇处,叠幛形成一尊仰天大佛,头向朝阳,发髻宛然,凤翼山与凤凰山诸脉叠加又形成一尊巨佛;绵延数十里,大佛山、二佛山、三佛山、凤凰山、院尖山都在其中,你要是在山中,根本看不到感知不到。得从阳邑、石象、申奉、大白这一带才能看得其玄妙;并能看到凤山上的三杆塔“佛前三柱香”“是啊!我能看到凤山三塔,就是看不到小子看到的‘双手合十的仰面卧佛’”;“要想看到,你得早些来,闭会儿眼净下心来定会看到。”听到这里,我大喜,这是遇到“高人”了;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民间盛传的另一尊则隐于山间,有待于有缘人来悟慧发现。你想找的佛山之心脏,其实就是三层高一十八米巨石天成大佛阁内的释迦牟尼佛;”“我见阁内是泥塑弥勒坐佛啊!”“嗯,由于时代久远,天然坐佛风浸雪蚀,日暴雨淋,改成了石心泥塑释迦牟尼坐佛。”这个时候,他女儿身披长长的白丝巾过来接他了,要下山了。我谢过先生的释疑解惑,看着他远去的背影,谈吐不俗,定是此道中高深学者。直到这时,我才发现“大佛山”,不是指佛阁里的“大佛”,“缘来如此”。那就借张跃才先生拍的仰天大佛,让我的友宝们感受到“大佛山佛大,净心人心净”的万千气象;领略太行山脉神秘神美的、天造地设的、自然天成的、物化演变形态的、山幻大佛之神奇景观。大佛山位于太谷城东南七公里处,在凤凰山之东又称凤景山,山顶有一座孔雀蓝琉璃舍利塔——文光塔,和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一个颜色(在半山处,小子看到窗处的湛蓝的天空,不由赞道:这上头的天真蓝真美呀)!由此,塔下有座“天凝寺”后改为天宁寺,不同于其它寺庙坐北朝南,而它是坐南朝北,占地面积万余平方,有亭殿60余间,依山而建,有天然形成的弥勒坐佛,在三层的大佛阁奉之,有钟楼、石筑窑洞、十一级琉璃塔,山腰有:天王殿、祖师殿、观音殿、千尊文殊殿、斋堂、僧寮、念佛堂、佛教安养院、佛教图书馆、阅览室、药师殿、护工楼、停车场、供灯房……。而最为吸引人的是孔雀蓝琉璃文光塔,该塔为八角十一级实心密檐式,塔身通高十米,全部由孔雀蓝琉璃砖砌筑而成,与之对应的是山下贠家寨门前的“武塔”,可惜这个塔早己倒塌不见了。关于琉璃塔有这样一个传说:文光塔始建于明朝洪武(年),到清朝咸丰年间(年),经历了近五百年苍桑,年久失修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于是寺内住持下山化缘,找寻有缘人修造功德。山下住着位员外郎,姓郭人称郭大善人,住持见着当家员外,说明来意,并称功德圆满定会篆刻功德碑,流芳百世。郭员外也双手合十“诚然,诚然,我得感谢住持给我郭家积德修福的机会,全部照办,一切照办!”后郭员外请工备料,但修复舍利塔的琉璃砖没办法弄到山顶,琉璃砖不经颠簸,上山的路窄、坡陡、弯多、路面山石坑洼较多,就是用单辕马车拉上去也成一堆破砖烂瓦。“这可怎办?空人上山都累的够呛,若再搬上砖就更是难行了!”一天,他家羊倌对他说:“家主,我有一办法,不知可否!”“但说无妨!”羊倌提议,用棉衣、棉被、褥子、麻袋等包裹琉璃砖再捆好后,搭在羊背上,即便一边一块,五百羊,一天咱就一千砖。郭员外一拍大腿:“好,这个办法好!”然后和羊倌商议路线以及将要发生、有可能发生的问题一一做了安排。第二天,当他站在庄里,面向大佛山时惊呆了,何止他的五百羊啊,那漫山遍野的羊驮着琉璃砖飘向大佛山顶;这一旷世奇景不仅吸引庄里的人啧啧赞叹,更是把庄外邻近城乡的人翘目称奇;很快,修复舍利塔的琉璃砖全部到位,能工巧匠精雕细琢,不到半年,一座玲珑挺拔、流光溢彩的孔雀蓝琉璃塔在阳光的拂照下徐徐生辉。住持双手合十,口中振振有词:琉璃光明,天地安宁,以此缘起,利乐众生。这亊以后,郭家就供奉了羊神牌位,说是羊神帮郭家完成善举,后郭家确也成晋商富户十大家之一。我望着琉璃塔,“每闻第一义,心净琉璃光”这就是为什么会选琉璃作塔的缘故?“玳瑁凝春色,琉璃漾碧波”又联想到半山腰在湛蓝的天空里(天凝寺?);古人的智慧,对于句拙词穷的我,不知该怎样去赞美,更不该去揣测。悠悠钟声,又把我带回到寻找仰天大佛的慰慰云霞中,放眼穿梭在起伏的山林之间,被太行山脉的仙斧神工而惊叹;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岁月无论如何更迭,大佛依然面对苍天,而人只是匆匆过客,不管你封侯拜相,还是扶犁摘桑,都需保持初心,不忘来时的路;就是要净下心来,好好生活,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平安、喜乐、健康以及处事的心态:积极、向上、阳光!!作者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ly/13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