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顗(yǐ)字胜之,比杜牧小四岁。他从小就体弱多病,视力不好,母亲不许他上学。到十七岁,才读《尚书》《礼记》《汉书》等。到二十四岁,快要考进士的时候,杜顗写信给当时宰相裴度,谈论时事,洋洋洒洒数千言,不到半年,已经传诵于世。杜顗二十六岁,举进士及第,中进士后,他做试秘书正字、医使判官。
公元年底,李德裕由宰相出为镇海节度使,特聘杜觊为巡官。杜牧收到弟弟的信后,特意写了这首诗《送杜颇赴润州幕》:“少年才俊赴知音,丞相门栏不觉深。直到事人男子业,异乡加饭弟兄心。还须整理韦弦佩,莫独矜夸玳瑁簪。若去上元怀古去,谢安坟下与沉吟。”
这首诗勉励杜顗应当时常检查自己的缺点,不可因为得到别人的重视优待而自满,而对于府主,要尽直道。后来杜顗对李德裕果然能直言规谏。李德裕被贬为袁州长史时,曾对人说:“我听杜顗言的话晚了十年,所以才有了这次的贬滴。”
公元年初,杜牧接受朝廷任命为监察御史,由扬州赴长安供职。这一年杜牧三十三岁。杜牧自二十六岁进士及第制策登科之后,在京都做官半年,就到外边任幕职,在外七年之久,这时又回到朝廷做官。
监察御史的品级虽然不过正八品上,但是它的职权是监察百官,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是一个重要的官职。杜牧是有政治抱负的,这一次进京,本是怀着愉悦的心情,充满希望,哪知这时的朝廷中正是阴云密布、景象黯淡,正在酝酿着一次大政变。
经过一个多月的奔波,这天,杜牧经过骊山,长安城若隐若现,刹那间,杜牧好像听到了来自华清宫的歌声,眼前似乎重现了文武百官汇聚华清宫的场面,思索片刻,杜牧写下了这首《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华清宫:《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山上,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也。”
绣成堆:骊山右侧有东绣岭,左侧有西绣岭。唐玄宗在岭上广种林木花卉,郁郁葱葱。
千门:形容山顶宫殿壮丽,门户众多。次第:依次。
红尘:这里指飞扬的尘土。妃子:指杨贵妃。
新丰:唐设新丰县,在陕西临潼县东北,离华清宫不远。黄埃:马队奔驰踏起的尘土。
霓(ní)裳(cháng):指《霓裳羽衣曲》。当时的宫廷舞曲,是唐玄宗根据西凉节度使杨敬述进献的印度《婆罗门》舞曲十二遍亲自改编而成的。千峰:指骊山的众多山峰。
舞破中原:指唐玄宗耽于享乐而误国,导致安史之乱。
万国:指全国。
倚天:形容骊山宫殿的雄伟壮观。
“云中”句:《旧唐书·安禄山传》载:禄山体肥,重三百三十斤,但却能在唐玄宗面前表演胡旋舞,其疾如风。旁边的宫人拍掌击节,因为舞得太快,节拍都乱了。
白话译文
①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②绿树环绕的新丰一带不时可见黄尘四起,那是前往渔阳的探使返回。他们谎报军情,唐玄宗和杨贵妃仍旧沉溺于歌舞,直至安禄山起兵,中原残破。
③全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骊山上宫殿楼阁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分明。安禄山拖着肥胖的身体翩翩作胡旋舞,引发了杨贵妃的笑声随风飘扬越过层层山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zz/12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