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

大事记你会买临期食品吗


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属于安全食品的范围,如超市的“临期食品专柜”销售的即是临期食品。

年,国家工商总局发文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也就是说,到了保质期临界期限的食品需要告之顾客并单独出售。北京市工商局随之向外界公布了“食品保质期临界”的6级标准:

标注保质期1年或更长的,临界期为到期前45天;(比如罐头、糖果、饼干等)

标注保质期6个月-不足1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20天;(比如方便面、无菌包装的牛奶果汁之类)

标注保质期90天到不足半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5天;(比如一些真空包装并冷藏的熟食品,速食米饭之类)

标注保质期30天到不足9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0天;(比如一些灭菌包装的肉食品,鲜鸡蛋等)

标注保质期16天到不足3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5天;(比如酸奶、一些点心等)

标注保质期少于15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4天。(比如牛奶、活菌乳饮料、主食品、未灭菌熟食、未灭菌盒装豆制品等)

*内容摘自百度百科-临期食品

如何处理临期食品,一直是让企业头痛的经营难题。据统计,全球每年浪费的食物价值达上万亿美元,重量超过13亿吨,而临期食品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近年来,临期食品逐渐成为一大热门趋势,很多超市专门设置了临期食品专柜,甚至还出现了一些专门销售临期食品的小型超市。在豆瓣平台上,“我爱临期食品”小组自今年9月创建以来,不到3个月就吸引了两万多网友加入。但也有人认为吃临期食品会影响身体健康、千万不能给孩子吃临期食品、临期食品都是被挑剩下的……

那么临期食品能吃吗?

答案是可以。因为临期食品还处于保质期内。

年5月13日卫生部发布GB--对预包装食品的保质期做出如下定义,即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简单来说,食品在其应有的贮存条件(如冷藏或常温等),在保质期内其食品的品质是完全可以保持品质并能销售的。

除保质期外,消费者还应注意食品储存和包装状况。保质期内的食品若储存不当,也可能提前变质。例如,散装或非真空包装的坚果、食用油等富含油脂的食物,即使常温保存,有时也会在保质期内出现哈喇味,这时就不宜食用。还有就是 不买冷链临期食品。在营养方面,部分临期食物可能稍差一点,但仍处于合理范围内,对总体营养摄入影响不大。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提醒大家,购买低价临期食品,不一定合算。“如果一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很低,多吃不利于健康,那么无论它打多大的折扣,买来都不合算。比如说,糖果、糕点只可偶尔食用,其中糖分或油脂过高,营养素含量太低,不能经常吃”。如果因为商场打折、赠送而把它们拿回家,回家之后显然是要吃掉的,甚至要催着家人赶紧吃。这样就会降低全家的饮食营养质量,实际上 反而是得不偿失。因此,购买天然、优质、营养素含量高的食物,永远是最合算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zz/7086.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