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

世间珠宝,信手就可拈来


“拼贴”(Collar)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西方出现,是20世纪初。艺术史学者将拼贴作为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发轫的证据,“在各种艺术形式走到尽头的时候,对片段的截取与整合成为后现代的标志之一。”欧洲平面设计大师柯里莫夫斯基如是说。然而,在早于此前两百多年的遥远东方,一切没有这样复杂,纯粹是喜爱 的匠人对丰富的渴求与礼赞——世间珠宝,信手拈来,多么从容与幸福啊!或许,可以借由这些“百宝”画面,让我们些许联想出昔日匠人窗外嘈杂多元、交织碰撞的街市奇景……

百宝嵌

“尔不见当今甲第与王宫,

织成步障银屏风。

缀珠陷钿贴云母,

五金七宝相玲珑。”

这几句诗词,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素屏谣》,而“五金七宝相玲珑”,称赞的便是百宝嵌。从七宝到百宝,这些丰富的东方奇珍异宝,镶嵌出一部涵盖民族历史、地产物候、传统配色、图形寓意的大书。百宝嵌技艺传承人周洪俊,便由此打开了他的宝匣与话匣……

///

周洪俊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宝嵌

工艺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

生活在河北廊坊市南汉村

年加入当时的南汉磨玉厂

师从北京金漆镶嵌厂技师周庆元

开始了一生的百宝嵌手艺人生涯

经他手制作、修复的百宝嵌超过件

百宝嵌寓有“百宝荟萃”之意,我们想象范围内所有世间珍宝,都能以“百宝嵌”的形式体现。

珍珠、象牙、珊瑚、玳瑁,翡翠、玛瑙、和田玉、青金、绿松石、寿山石、沉香、黄杨木、木灵芝等各种珍宝,镶嵌在家具、器物之上,百宝呈不同祥瑞寓意的图案花纹,由于各种宝石的色彩和质地不同,镶嵌成的图案会随着光线照射角度的变化,散发出各种光彩,绚丽灿烂。

清朝钱泳在《履园丛话》“百宝嵌”章节中生动地描述:“五色陆离,难以形容。自古来未有之奇玩也。”

向下滑动查看

“最开始的时候,百宝嵌还未被冠以百宝之名。”百宝嵌工艺传承人周洪俊老师穿着一件黑色帽衫,颇有几分像德云社里的那位 。“中国最早的镶嵌工艺出现在夏商周时期,如夏代二里头文化中的镶松石兽面纹铜饰牌,就镶嵌着满满的绿松石。”

那个时候,百宝嵌,应该还只是“一宝”吧——今日看起来充满异国风情的绿松石,在较为远古时期的中国,原来是镶嵌中常见的材质。

“到了周代,成熟的螺钿镶嵌技艺便发展了起来,就像后来铸铜币的使用使得铸铜香炉蔚为风潮一样,曾作为货币的贝壳,也让螺钿装饰变得普遍。只不过那时的贝壳和现在你们常看见的南方螺钿镶嵌不一样,远比今日要大与肥厚。”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了七宝嵌。”根据《北史》记载,魏太后就曾赠送给高僧一张“七宝胡床”。“那时的‘七宝’,指的是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和玫瑰,真珠是南红,而玫瑰则统指美玉。”

历史再往前发展,成吉思汗开疆拓土,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的帝国,“痕都斯坦的玉石出现了,更多中亚的异域珍宝、装饰风格,就出现在七宝嵌上。”

再到了海上丝绸之路拓展到全球的明代,南洋、东非交易而来的各种木材、沉香、珊瑚、玳瑁、蜜蜡源源不绝,大大激发了富庶之地工匠的想象力,扬州一位姓周名筑的匠人由此奇思大开,将各种名贵材料荟萃一处,“拼贴”于本就名贵的漆器之上,最终走完了万涓成水的“百宝”汇聚历程,百宝嵌也有了“周制”的别名。

到了清代,“百宝嵌”更是盛极一时,尤其是深得乾隆的喜爱。穿过时间的长廊,通过“百宝嵌”这一工艺,不同宝石在质地、色彩、天然美感等方面各有卓异,尽显器物有灵之美,一凿一刻之间,“百宝嵌”彰显东方传统繁兴之美、风雅之韵。然而,由于工艺制作难度高,百宝嵌在当今社会十分罕见,几度面临失传。

向下滑动查看

周洪俊就是一位用一生时间沉浸于百宝嵌工艺中令人敬佩的手艺人他亲手制作、修复超过件百宝嵌作品每件作品都精妙绝伦走进一扇朱红色的大门,便是周洪俊的工作室。扑面而来古色古香的气息,放眼望去,仿故宫文渊阁紫檀三屏风、落地插屏、挂屏……其中更是有一个房间满布着他的“百宝嵌”作品。细数之下,方寸超过十种配色,光影变幻间,珍珠、玛瑙、碧玉等被圆润刻画,呈现于质地沉穆的紫檀木、黄花梨之上,精雕细琢、镶嵌组合成繁花美景、飞鸟神兽等象征着长寿吉祥的图案。

17岁时开始学习百宝嵌,周洪俊最初与百宝嵌】的渊源还要追溯到改革开放背景之下。为满足创汇需求,北京外贸进出口公司在河北省廊坊市南汉村创办了南汉磨玉厂,随后聘请北京金漆镶嵌厂的退休老艺人带徒授艺、指导百宝嵌制作工艺,宫廷流派的百宝嵌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出口价值。

出生在南汉村的周洪俊,年中学毕业后便加入当时的南汉磨玉厂,师从北京金漆镶嵌厂技师周庆元,在这跌宕起伏的三十余年里,周洪俊经历了太多。

年,他所在的工厂倒闭了,随之而来的是痛苦无奈的失业。那时,很多身怀百宝嵌技艺的年轻人选择了从事其他行业,如房地产或餐饮,然而,周洪俊却凭着对百宝嵌的喜爱与敬畏,坚守长达几十年。凭借着超出常人的工艺水平,周洪俊后来辗转来到北京金漆镶嵌厂,修复故宫内外百宝嵌物品。而这段经历,令他大开眼界,汲取到传统宫廷艺术的精华。随着古玩市场的复苏,百宝嵌工艺再次得到瞩目,周洪俊随后自立门户,创业至今。

向下滑动查看

周洪俊从事百宝嵌最困难的时期是在年前后,那时的百宝嵌市场供不应求,一时间仿制被做旧成古董收藏,这是他 有过动摇的时候,“当时,我觉得百宝嵌的市场前景出现了问题,心和物、人和物之间的关系是伪的,是不真诚的。真伪颠倒,注定无法长久。”那就自己做了放在屋里自己看,凭着这股子痴顽,他坚持了下来。当年师父周庆元送给周洪俊一句话,“物正必有其主,人正必有其才”,源自此理及初心,周洪俊自得其乐。用周洪俊的话说,他是通过这门手艺,慢慢顿悟人生——越是接触富丽的东西,越要去掉机心,心怀尊重。“通过一点一滴修复也好,通过老祖宗留下的作品也好,我们净化自己,慢慢学习积淀。”“百宝嵌手艺让我看透很多事情,当心没有一叶障目时,做任何事都不会迷失。”每一种宝物都有其特点和物性,也有其局限,要彼此收得住棱角,反复切磋映衬,方能稳固和合。有时候不满意一个细节,周洪俊会选择重新制作无数次,有时候甚至隔上了几年,直到满意为止。为了完成一件作品,他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走访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等地。他相信,用手、用心、用眼去做东西的人,才叫匠人。在人与物、心与物的关系构建中,一遍遍洗礼自己的心性。

周氏京作百宝嵌

对于百宝嵌的传承,国内其实分很多门派,如京作、苏作、广作,周洪俊所传承的便是京作。自明代迁都北京后,北京开始慢慢形成宫廷文化,衍生出百宝嵌之宫廷流派。京作在时间上要晚于苏作、广作。早期,苏作代表当时 的工艺,云集各路所长,由于江南文人墨客形成了成熟文化圈,拥有较深的文化底蕴,百宝嵌又于权贵阶层流行,所以图案、颜色代表着品位与地位;广作多以贝类镶嵌为主,特别是广东汕头、广西等地,五颜六色的贝壳浑然天成,具有很高的艺术感。而周洪俊所承袭的京作百宝嵌后来居上。明代后期江南募集的大量 工匠汇聚京城,不惜使用世间名贵材料,宫廷流派便由此诞生。

///

工艺流程

1

2

3

4

5

6

1每次设计都从画线稿开始。

2先将切割好的材料依照线稿轮廓做初步切割。

3再用小巧的磨具反复比对琢磨。

4打磨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匠人采用的是将“零件”贴在木板上集中打磨的方式。

5最终得到成百上千片圆润的部件。

6嵌可不是简单粘贴而已,而是极为考验手法。

百宝嵌对工匠的制作水平要求极高,它涉及多种复杂工艺,需要相互配合完成——金属需冶铸、锤、錾刻;玉、玛瑙、青金、翡翠、宝石要反复琢磨;象牙、犀角、玳瑁需精雕细刻;漆的配料、调色和髹饰则需专门的技能,更不要说对木材、石料的了解。

周洪俊早年的百宝嵌生活,是从游走中国的名石产地开始的,贵州、广西、福建、新疆……周洪俊最喜欢的是寿山石,细腻柔润,雕刻起来心旷神怡。在和田玉还没有很贵的时候,周洪俊就已经是一位颇通玉料的买手了,他在家具上全用了上好的玉石,可惜已经统统卖掉,“现在看,材料就已经比家具贵了。”同时,他也是一位红木买手,言谈间常常提及早年各处进口木材的乐事,现在工作室院外还囤着剩下的木材,“早知道留着不卖,也可发家。”话虽如此,但他讲起来却是打趣的口气,依旧捧着上好的黄花梨木料给我们看,说留着以后攒好珍宝与创意,要好好想想做出什么样子来。

制作百宝嵌的流程也很复杂,经过构思、制胎、构图画样、选料等十余道大工序、数十道小工序才能完成,根据选料的不同,加工的工艺也不大相同,共计百余道,每道工序都必不可少。

向下滑动查看

走进百宝嵌的制作工坊,这感觉该如何形容?

倒有些医院,满是琢与磨的声音,还不断有人用小刻刀敲敲打打,用小牙刷刷刷磨磨。

周洪俊介绍:百宝嵌工艺分为雕、刻、琢、磨、镶、嵌、描、堆等环节,看上去小小方寸间,就有无数指甲盖一般大小的材料,要嵌扣起来。

“百宝嵌最难的在于镶嵌打槽、拼接,特别是花鸟树木、山景等做异型拼接,严丝合缝的难度非常高。就连胶水也要以传统工艺制作,保证持久牢固。需要匠人付出传统木雕、石雕等工艺百倍之上的时间成本。”由于嵌入载体木料不同,木性不一,周洪俊需要根据镶嵌材料的品性随时做出调整,稍有误差,嵌上去的图案就会脱落,破坏整体的美感。在古典家具圈内,提到百宝嵌,很多人望而生畏。百宝嵌的精美,设计绘图和配色至关重要。如果颜色无法体现出美感,画面自然会黯然失色。周洪俊介绍说,百宝嵌讲究颜色五行合一,这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色文化,五色为五行,金木水火土,不可偏颇。除此之外,还要做到“有一变三,有三变九”的生动呈现。比如,在雕刻松鹤图案时,从树的枝干、针叶,到鸟的爪喙、羽毛,用色有固定的规则,不可照搬自然界实有的颜色,周洪俊要不停地去寻找古代审美标准做参考,才得以还原一个清新、雅致之色。

周洪俊牢记“物正必有其主,人正必有其才”,坚持认为好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留传给后代。他不惜使用各种名贵材料,讲究一颗匠人的真心,取材求真、工艺求真,凭借着敬畏传统、敬畏工艺之心,展现百宝嵌的艺术魅力。

执行/王默采访撰文/KAREN摄影/陈劲化妆/桐桐

服装提供/鄂尔多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zz/7168.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19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