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一些时候
期盼夜能长一点儿再长一点
长到让人挥霍不完?
譬如夏夜里在马路边撸串
肉头羊排烤板筋,醋椒豆腐冰扎啤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都在吃烧烤
又譬如冬夜里在小酒馆畅饮
你是携伴前来,为把酒言欢也好
是念无与为乐者的风雪夜来人也罢
自酒精挥发至五感的酒酣耳热
无论是冷意还是孤单都能被驱散
对我们这些 酒腻子来说,夏日里一手撸串一手冰啤图的是凉快、是舒坦;冬夜里精心坐下来,一小杯一小杯的啜饮,从荤到素的下酒菜统统安排得精致,有时为的是在酒杯里找寻这个时节特有的“仪式感”。任凭屋外风寒雪密,红泥小火炉前却有酒有菜、有光有热。白日里的烦扰顺着酒入愁肠,统统化为小酒馆里的神思离离、暖意融融。
近来冬饮,偏爱那些真的“小”的小酒馆,店子越小,便越发凸显主人的气质和性格,生动得很。每每造访广西路上的「晚酌」,为了应这两个字儿的景,总是格外希望天快些黑、黑得久一些,好让我早早顶着风中凌乱,前来拜会。
兹是来过一次,并且见过老板(通常都在店里),你就知晓为何用“拜会”二字。可能早在你进店时、可能是招呼你落座点单时、也可能是你尝过几道菜喝尽几盅酒后,总会有个架着玳瑁眼镜、衣着考究的高个儿男子,流连于几桌食客之间,不时嘘寒问暖,甚至与你共饮几杯。莫惧怕他的热情,毕竟老板本人照顾自家生意和客人是很正常的事呀~
当然也不只照顾生意而已。出身曲艺之家的天津人儿,血液里可能注定了考究底蕴与乐于待人处世的生活情致并存。店里或大件的家具摆设,或小件的物什装饰,乃至朱敬一的真迹,就着醺然微醉的眼波,尤其能赏看出趣味来。
菜单做的也是相当耐人寻味。横拉开奏折似的纸幅,全文字的“酒菜花名册”大多时候让食客们怵头:连张“造骗”都没有,就这么干相面吗?私以为,这可能就是老板的心机所在啦!文字比图片更有拜读和想象的空间,藉由此帮您静心定性下来,以便于之后能更有滋有味儿的品酒。岂不妙哉?
终于有话头说到酒菜,必须得提一句:「晚酌」可是家“夫妻店”。前台酒由老板本人把关,后厨则由老板娘亲自坐镇。朝着银台往上的右一端望去,下厨间隙,老板娘时不时自小窗探出来跟老板和食客打趣几句,欢声笑语立时萦满整间小酒馆儿。
李太白说,晚酌东窗下,流莺复在兹。此间却更符合丰子恺的一句话:饮酒的 兴味,正是这样在晚酌中看诱人的 烟火,岁月都染上了香。
拟把疏狂图一醉
欲饮浮生
喝白酒的时候,总想到金庸先生笔下的杨逍。我最喜欢01年TVB张兆辉的那版。怕是因为看不上任何一件兵器,故杨逍一生从未佩刀剑,身无长物。恰似陈年68度的白酒原浆,辛辣热烈,又不失风流潇洒。就像这位光明左使一般,桀骜得醉人。
如倾潋灩鹅黄酒,似拥蒙茸狐白裘
忽忆故人丨星落晓霜
说起黄酒来,年代近的会先想到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身处津城,饮上一两壶黄酒,亦偶有置身绍兴的醺醺然。
「晚酌」的黄酒可是老板的得意之作。用正儿八经的酒缸装着,使竹制的酒提子舀到铜酒埕里,酒埕布满锻造的纹理,装一只木质把手,方便烫酒和斟酒。8年的星落晓霜温饮,酸、甘、辛、涩相互衬托亦相互制衡,风味发挥得淋漓,又不太冲。30年的忽忆故人热饮,借热度卸去几分酒力,醇厚依旧,香冽浓郁。
半斤黄酒下肚,便可顺理成章地借酒意侃侃那些年代远的了。所幸同桌的饭搭子尚不谙黄酒的魅力,倒让我暗自窃喜,深解黛玉之感:“你们只管吃去,让我自斟,这才有趣儿”。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露华如昼丨闲吟所思
许是因为米酒最家常,所以各家酿的米酒有各家的味。奶白色的露华如昼,琼脂玉露般的颜色里荫着清冽甘甜,细细寻味,芳香里又掺着发酵后特有的微酸。深红色的闲吟所思,以红曲米为原料酿造,口感香醇,余味回甘。
想象千年前的某冬夜,白乐天起出一坛新酿的米酒,于是捎信给好友刘十九:数九寒天、风雪冷冽,我这儿有新酿的酒、取暖的火。米酒,不如白酒有劲、不似黄酒浑厚,但回味起来一定是最隽永、最旖旎的。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诗礼银杏
店家精心从古籍里翻找出来的美馔,从摆盘到滋味儿都透着古意盎然。银杏白果褪皮焯熟,灿金巧小,沐上满满的糖桂花。把舌尖儿上的一抹甜嚼碎糅开咯,便漾开微微的苦。端得是素雅清甘、诗礼簪缨。
幽密玲珑心
咸酥满口的小菜,总是喝酒时最为味觉所需要的。鲜薄荷叶傍着红腰豆在油锅里走个过场,绿的香酥剔透、红的油润软糯,再施薄盐提味儿,不失意气、香气沁人。
花雕熟醉蟹
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以及美食家——苏东坡先生,早在千年前就道明了吃蟹的良方。曾作《丁公默送蝤蛑》云:“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
螃蟹熟成后,湮入私藏的花雕酒中醉卤入味。好螃蟹身怀“让吃蟹的人费力拆解也能乐在其中”的品格,除去捆绳,才掀开脐盖,就迫不及待地展露出肥腴绵润的膏黄。
此时不管你还有没有耐性将“肢解”这只蟹的工序进行到底,都得先掐着中段掰成两瓣儿,连膏带肉,大力吮吸一下。黄酒的酣香为鲜嫩甜滑的蟹肉镀了一层醇厚的甘味,食过一只,便是能萦绕上心头的好味了。
花雕醉肝泥
花雕的妙用不止于蟹。鸭肝磨泥,打底垫炸到酥香透亮的云吞皮,以上缀别出心裁的花雕米酒啫喱冻, 浇少许醋提香。酒腻子的劲头一上来,往往没有耐心按店家推荐的吃法,把鸭肝泥在云吞皮上摊开、抹匀了再细细赏味,逮着个酸凉绵密的佐酒好味,不消几筷子就能吃干抹净。
月下荷花鸡
嫌拆蟹太费力、鸭肝的口味太小众,上一只“月下荷花鸡”,总能堵住你这张有酒喝还要挑剔的酒腻子的嘴了吧?
童子鸡温火慢炖,不徐不疾,既幡然入味、又不伤紧致嫩滑的肉质。斩成小块儿,配一汪热油佐味,不见葱绿、但余葱香袅袅。再以竹屏、荷绿装盘,为吃鸡这等 烟火俗事,平添了一抹诗意。
宫廷佛跳墙
一盅佛跳墙,几乎将山珍和海味都囊括进来。坛盖儿将香味罩得严严实实,非亲启不能赏闻。每舀一勺,都能觅得海参、鲍鱼、花胶、蹄筋等丰物的影踪,半浸在汤浓色褐里,挂满厚而不腻的胶质,活色生香着。
晚酌夺霜宴
燃釜煮酒,也难抵一锅鲜美的热气氤氲来得暖胃暖心。
无糖的豆浆和鲜的浓高汤汇成一锅欺霜赛雪的润泽,素蔬簇拥着虾滑和老豆腐悉数奉上。不只是升腾起的热气,豆乳锅满堂的鲜香还要自娃娃菜脆嫩的叶片弯儿里、被筷子夹断的豆腐的截面间,缓缓盛开、沁入感官。可比朱自清先生的“白水煮豆腐”,更一蹴而就地温暖着凛凛寒夜。
从羊从大
除涮羊肉之外,羊蝎子可能是北方人在冬日里又一种不可或缺的、更熨帖、更细致的慰藉了。用挺漂亮的小火锅装着的小份羊蝎子,在接近一餐饭的尾声才登场,但羊蝎子的上菜次序先后与否,个人认为无妨。
何解?羊蝎子的块儿头看着吓人,实则吃着不怎么占肚子。把滴着汤儿、沾着辣子片儿的羊蝎子从烧得咕嘟咕嘟的红汤里拎出来之后,就可以把筷子放下了。使筷子使得再好,也不差秀这么一会儿,羊蝎子吧,就得动手才好。先把明面儿上的瘦肉吃干净,再来使劲儿把骨髓嗦一嗦, 再嘬嘬骨头里润进去的汤味儿。
即使肉没多到能饱腹,也不打紧!肉是点缀,把骨和汤“品鉴”了个彻底,嘴里留下了肉香,就算没辜负功夫。吃羊蝎子这厮,享受的就是那个混不吝地砸么滋味儿的过程。
心经斋面
夜里还有一款美食,比烫火锅、羊蝎子都更能慰藉人心,且魅力不分南北、通杀四方。就是耳熟能详的那碗“做人呢,最重要的是开心。你饿不饿啊,我下面给你吃”的面。
印满心经的宽面,为一碗暖物赋予了别致的巧思。白玉菇、番茄、青菜在边上儿上傍着,虽是清汤,但滋味儿不寡淡,咸香的味儿刚好是胃里所需、心里所求的。
既然择了一处小酒馆坐下,那就姑且都默认为同好杜康的酒腻子。不劝酒,只念叨一句:切莫空腹贪杯,喝好,也要吃好。
「晚酌小酒馆」
和平区广西路31号(成都道与广西路交口)
周一至周日15:00~00:00
——人均消费元——
edit.季铭乙
photo.SANCTUARY
宣传推广业务合作请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maoa.com/bdzz/8871.html